标签:
策划模式策划报告 |
分类: 理论探讨 |
策划没有模式
最近,和很多开发商谈合作提到策划报告提交时间,我说大概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什么?一个月?这么长?别的公司最多一个星期啊。他吃惊,我无语。
一个星期真的能做出一份策划报告?我不信,你用车撞死我也不信!简单估算一下就知道:
市场调研最少7天
统计分析最少5天
然后是市场分析、项目分析、项目定位、前期规划设计建议(如果是商业更复杂)。就这开头脑风暴会都要多少天?最少7天。接下来是营销策划,什么推广策略、广告、媒体、公关活动、销售现场布置等建议、然后是销售安排等等,少说也要10天。所以我真不知道一个星期是怎么完成的。后来有个同行告诉我,拷贝,懂吗?拷贝。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额滴神、上帝及老天爷!这样也行?胆大!超胆大!!
这不由不让我想起我当初进入地产策划这一行时的情景。
那是10年前吧,我有幸接触到广州叠彩园项目的策划书,有七、八家代理公司参与竞争,每家公司的策划报告都有三、四大本,当时,我刚进入房地产策划业,对策划一窍不通,并且有一种莫测高深的恐惧感。望着厚厚的几大本,我想就这一笔一笔的写出来都要多少时间,不说还要去构思、去创新?广州的策划人真厉害。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几十本书看了一遍,看完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原来策划书是这样写的,这样写我也行,而且比他们更行。因为几十本书都一样,提纲一样、分析一样、结论一样,不同的是公司不一样。依葫芦画瓢谁不会?现在电脑这么方便,不说几大本,几十大本也不是什么难事。随后,我把它们的提纲列了出来(太长,这里略)。不能不说这份提纲已基本包括了房地产策划的主要内容,但只能是“基本”,一个项目的策划不仅仅只是这些东西,项目与项目不一样,市场与市场天壤之分,一个细节出错就可能满盘皆输,如果真按照这个提纲去填空,那策划也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
举我所做过的中旅商务大厦为例,该项目已卖了三年,花了三百万的广告费,只卖出去三套,被开发商形容为“黑色三个三”。项目定位豪宅,当时广州的开发商已意识到大户型时代到来,豪宅大户型相当好卖,而价格均在7、8000元一平方。中旅商务大厦所在地为广州CBD核心,是王牌地段中的王牌,照理说顺应这个市场绝对不愁卖,可项目就是卖不动。为什么?正是因为这些公司没有理解策划会因项目不同而不同,照单填空、模式化操作,碰到这样的怪异,就只好无功而返了。
当我接到这个项目时,除了对项目进行仔细的研究外,主要对区域市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站在一个高度,把项目置于一个大的市场环境来判断。经过认真考虑,我提出了将项目改为写字楼,因为项目所在地天河北是广州写字楼的集中地,商务环境非常成熟,而居住氛围相对较弱。这也是作为住宅始终卖不动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围绕住宅做策划始终不能成功的关键。
但是,将项目改为写字楼,只是确定了一个走向成功的方向,而怎样改写字楼却需要更细致、更特别的针对性策划,如对大堂、消防通道、间隔等等的修改、对目标客户的重新定位、对销售策略的重新调整、对广告主题的重新设计等。所有这一切绝对没有模式可套。
所以策划没有模式,策划书也不在多少,关键是找不找的到项目的核心、是否是真正看清楚了市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