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英国税单的故事

(2016-02-15 16:45:50)
标签:

杂谈

一张英国税单的故事

在国内工作多年,还从来没碰到过被退税的事


文/安光系  作者为媒体人,现居英国


年底,收到一封信,是英国税务部门寄来的。


打开一看,是一张条分缕析的表格,从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过去这一年我一共交了多少税、减免部分有多少、其余应缴部分的税率是多少、过去一年的保险费用是多少、我一共缴了多少、我的雇主为我缴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税单还以细化的具体数字和比例,明确告诉我,我所缴纳的税费被政府用在了哪些地方。


这些用途按比例多少依次为:社会福利、医疗健康、国家养老金、教育、国防、政府债务利息支付、社会秩序与治安、公共交通补贴、商业和工业发展、政府部门的开销、社会文化建设(体育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投入、环境保护、房屋和公共设备维护(比如路灯)、海外援助及英国交给欧盟的“会费”。


如果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关于“钱花到哪儿去了”的相关信息,这封信上还给你提供了一个网址,登录上去可以看到更详细的数字。


这让我感触很深。我曾在中国工作多年,来英国生活后,发现在政府和公民的沟通方式上,国内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在上海工作时,我根本不知道“税务部门”在哪儿,对自己一年下来总共缴了多少税,也基本没概念,更不知道纳税人所缴的税被用到了哪里。 


其实,很多时候,政府只需要以最简单的方式——比如年底前向每位纳税人寄出这样的一张税单——就可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去年接到税单时,还多出了一张表格。初看时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少交了900多英镑的税。细看后才发现,原来不是我少交了,而是税务部门年底经过重新核算,发现我多交了900多英镑。收到的这张表格也就是一张“支票”,拿着它到银行去,过两天这笔钱就直接退回到我的账户了。


这件小事也让我十分感慨——在国内工作多年,还从来没碰到过被退税的事。

除了被退税以外,我其实还不止一次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过政府的退款。


一次是我突然接到了伦敦地铁管理方的邮件,告诉我由于去年他们计算方式的失误,多收了我2.6镑的地铁交通费,要退给我,请我去家附近的地铁站领取。我这才知道,伦敦的地铁系统,每年都会“不辞劳苦”地如此核算一次,对所有乘客均实行多退少补。


还有一次是为了申请驾照,在网上交了考试费用。但预约考试还需提交身份证件,而我因为急着回国,没来得及在有效期内提交,最后也没能约上。说起来这是我自己的失误,但等我从国内回来时,就接到了交管部门寄来的一张支票,全额退还了我在网上预交的费用。如果要算成本的话,政府还倒贴了信封和邮票钱。


◆ ◆ ◆  ◆ 



瞭望东方周刊

一张英国税单的故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