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周璇的上海地图
《望东方周刊》记者邓若楠/上海报道
周璇在上海住过很多地方,最著名的是位于华山路上的枕流公寓50年前的9月22日,一代影后、歌坛“金嗓子”周璇在上海病逝,年仅37岁。她一生出演的43部电影,演唱的200多首歌曲,至今仍留在全球华人对那个时代最璀璨的记忆之中。
“上海的确很安静呢,一切都没变,仍有很好的西乐唱片听,都是最新的;衣服也随便穿,很是自由的;为什么那些人喜欢瞎说呢?真奇怪。什么东西都便宜,生活低;这次回来真是高兴,到底在家舒服呢。”

1950年周璇从香港回到上海后,曾给香港好友、作曲家李厚襄写信这样说。
周璇的一生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她在此踏上演艺之路,在此成名,在此辉煌,在此逝去。
小红楼
如今的徐家汇绿地公园,近衡山路处有一幢三层红砖小楼,静静掩映在绿树丛中。
这幢已经历80多年风雨的小红楼,是中国百年唱片历史的见证者。1921年,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在这里建起了上海第一座录音棚。从这幢小红楼中,相继走出过许多对中国音乐发展举足轻重的人物:黎锦光、冼星海、聂耳、胡蝶、周璇……

1932年,在琴师章锦文的介绍下,12岁的周小红怯生生地走进了位于上海西区常德路上一幢三层的楼房,正式加入了由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剧社,开始了演艺生涯。黎锦晖给她起了艺名周璇。璇,乃美玉之称。
1934年,由《大晚报》发起的“播音歌星竞选”中,周璇名列第二,某电台评论其唱歌“如金笛鸣沁入人心”,从此“金嗓子”一名不胫而走。曾与周璇在7部电影中合作过的著名电影演员舒适回忆说:“把会话式的自然发声方法搬上舞台,同时把嘴唇紧紧地靠近话筒演唱的方法,是从周璇开始的。”
1934年,聂耳正在上海衡山路上小红楼里担任百代公司音乐部主任。这一年,他在小红楼创作出了《大路歌》、《毕业歌》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著名歌曲、乐曲。当年,小红楼的录音棚混响效果是国内最好的,不仅用特制双层墙面隔音,而且可以调节混响,根据可活动墙面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吸收反射效果,从而形成不同的混响音色。
在歌坛初展才华的周璇也开始于此出入。
1937年,周璇在电影《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由田汉作词、贺绿汀编曲的电影插曲,正是在百代公司小红楼的录音室里录制的。周璇也因此名声大振,成为上海滩首屈一指的歌、影双栖明星。
据很多老唱片业者回忆,当年的小红楼底楼是录音室,楼上有办公室和歌手休息室。周璇在小红楼录音之余,常在二楼朝西的一间房间里休息。如今,小红楼还悬挂着周璇等人的海报,那婉转如莺的歌声,似乎会从任何.....(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