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2010-11-03 01:12:43)
标签:
白鸦明明北京北漂梦想成功学回忆情感 |
分类: 漂在北京 |
总感觉气温下降的太快,秋天太短,冬天太早,衣服太少,阳光太寒。但是想想去年的现在,那时,我已经处在一片风雪之中了。
要不是学明提起,我不会想起已经过了一年时间了。去年的十一月一日,我在北京西站下车,背着行囊出站的时候就看到了漫天的雪花,满眼白茫茫的一片,这座城市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迎接我的到来,没来得及套上厚衣服的我瞬间就流下了鼻涕,在别人看来大概像是初次来到北京油然而生的感激涕零。
学名说,一年了,你也该回忆一下,写点什么了。其实我是在等一场雪,我想在下雪的那一刻开始回忆,我错误的认为每年雪花飘落的日子都是一致的,忽略了去年北京第一场雪来的尤其早的事实。
从我所生长的城市坐火车到北京大约需要十个小时,我用十小时的时间赶上的这样一场初雪,到最后却弄不清楚究竟是我为了雪花赶来,还是雪花为我而来。
如果现在的生活足够好的话,谁还会想要回忆?我知道这句话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那么请看清楚,“足够好”是个很高的标准,几乎难以企及,所以,我们才会经常想起从前的事情。
我无法提供一段详尽的回忆出来,这么短的夜相处过去一年里的种种细节将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尽我所能吧,想起哪是哪。
去年十一月的第一天,我到北京西站下车,看到了一座白色的城市,记得坐上火车时还是秋天,只用了十个小时,火车载着我来到了雪花纷飞的冬天,有种梦幻的感觉,不可思议。我站在广场上,背着旅行包,双手还提着行李,有被子、过冬的衣物和一些生活用品,身处这座陌生的城市,白色的一切让我看不清楚远处,行人旅客匆匆走过,我感到了孤独,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必须继续走下去。
联系到还在北京读书的一个朋友,一起吃了顿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他又随我去公司报道。公司在鸟巢附近,老板是多年前的网友,也算熟识,这是一家广告策划类公司,我以学习的名义前来。后来在公司下面的地下室住了下来,北京的冬天并不太冷,也许是因为有暖气的缘故。
那段时间,大概是我最好学的时光了,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有时到凌晨才能回到不足五平米的地下室休息。有人说,没住过地下室的北漂不是真正的北漂,我住了三个多月,即使不资深,也算漂过了。我漂的很认真,经常在凌晨两点以后入睡,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周末去附近的鸟巢和奥林匹克公园闲逛,寒冷的冬季一个人度过。我对自己说,北漂都是没有根的,所以他们住的很深。
在北京认识的每一个人都给予了我最大的帮助,我从内心感激那些人。
没有人可以真正告诉你怎样可以成功,一个成功的人的演讲只不过是在讲述他成功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人生经验,你可以听取一部分对自己有用的话,但绝对不可能沿着相同的道路走向相似的成功道路。就像读书,一本书不会告诉你任何事情,它的作用仅仅是你用来梳理思想的工具,有些观点你认同了,这本书就是对你有用的,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也许过段时间当你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原来的观点就会被颠覆。
我想说的是,永远不要去相信什么成功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鬼话。别人的道路你走起来并不一定正确,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或许仅仅跟你穿什么样的鞋子有关。
我是修车专业毕业,做过修车学徒,夜场服务生,后来在北京某广告公司做执行和文案,有两月离开北京在郑州倒腾电影票,两个月后返回北京做了三天电话销售,之后回到原来工作的广告公司,一个多月后,拿着刚发下的工资去了佛山,完成了一个想做很久的事情,四天后去湖南某小城见到了分手两年的前女友,第二天就坐上了返回老家的火车。
我承认,我没有成功过,我没有坚持下来做过一件事情,我甚至没有带回家里一些钱来。可是我并不曾后悔,虽然至今一事无成,但相信和大部分人相比我收获了更多,有时候我也会抱怨社会,有时候我也会失落,有时候我也会孤独,有时候我也会哭泣,当这些都过去,还是要继续生活。
写到这里我已经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要讲述什么还是要讲述什么了,或许这段生活我会留在以后的某个时候再次回忆,十一月一日我又辞职了,和去年不同的是,去年的那天是我第一天工作,好吧,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会迎来崭新的一天,明天晚上如果不出意外我就要搭乘开往杭州的列车,我期待活着的每一个醒来的早晨。
既然我们都如此迷茫,如此不知所措,那么,趁年轻,为梦想做些努力吧,多做些尝试,即使没能成功,也不至于遗憾,回忆总是有的。
爱梦想,做自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