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伏羲学第二书《玉器之道》目录(中华书局2018年8月第1版)

(2018-08-15 07:53:39)
标签:

历史

文化

收藏

分类: 伏羲学

玉器之道

——解密中国文明的源代码

张远山著

中华书局20188月第1

ISBN978-7-101-13397-4

 伏羲学第二书《玉器之道》目录(中华书局2018年8月第1版)


目录

 

前言 复原华夏知识总图,贯通华夏八千年史

 

上编 玉器三族的玉器原理和天文之道

 

第一章 玉器三族,用管窥天

——上古玉器族、中古夏商周观天玉器总论

弁言 伏羲族圭表测影,玉器族用管窥天

一 黄帝族观天玉器:兴隆洼玉琯,红山旋垣

二 南蛮族观天玉器:河姆渡漆管,良渚玉琯

三 东夷族观天玉器:璇玑玉衡,原始浑天仪

四 龙山时代观天玉器:多孔玉圭,星组定位仪

五 夏商周观天玉器:承袭上古,融合四族

结语 观天玉器属天文,祭天玉器属人文

 

第二章 北极玄鼋,黄帝轩辕

——黄帝族祭天、威仪、装饰玉器总论

弁言 红山文化是黄帝族文化

一 “黄帝”“黄河”二名南移

二 黄帝族祭天玉器的天文来源

1.祭天玉玦源于观天玦琯

2.祭天玉璧源于观天玉琯

3.祭天玄鼋源于观天旋垣

三 黄帝族威仪玉器的天文对位

1.束发玉冠上通北极玉帝

2.玉制权柄对位北斗猪神

四 黄帝族装饰玉器的天文内涵

结语 黄帝族玉器无不源于天文

 

第三章 万字开天,天帝骑猪

——南蛮族祭天、威仪、装饰玉器总论

弁言 南蛮族玉器后来居上

一 河姆渡南蛮族的玉器发韧

1.南蛮族、黄帝族的玉玦同异

2.双鸟象牙佩和四鸟兽骨尺

3.四鸟万字符和北斗猪神

二 良渚南蛮族的玉器超越

1.良渚琯王的纹样密码

2.良渚酋邦的两大神像

3.良渚纹样的三种图式

三 良渚祭天玉器的天文来源

1.祭天玉璧源于观天玉琯

2.祭天方琮源于观天圆琯

四 良渚威仪玉器的天文对位

1.三叉玉冠上通北极玉帝

2.通天权柄对位北斗猪神

3.威仪玉钺成为越族族名

五 良渚装饰玉器的天文内涵

结语 良渚文化的突然终结和后世影响

 

第四章 融汇三族,下启三代

——东夷族祭天、威仪、装饰玉器总论

弁言 丁字路口的东夷族

一 东夷族玉器的黄帝族元素

二 东夷族玉器的南蛮族元素

三 东夷族玉器的伏羲族元素

四 东夷族玉器的突破与创新

结语 东夷族文化的后发优势和迅速终结

 

第五章 龙山玉器,上古顶峰

——龙山时代祭天、威仪、装饰玉器总论

弁言 龙山玉器的三线西传

一 西扩南蛮支族的湖北石家河文化玉器

1.石家河文化的族属和来源

2.石家河文化的祭天玉器

3.石家河文化的威仪玉器

4.石家河文化的装饰玉器

二 龙山伏羲族的陶寺文化玉器和齐家文化玉器

1.龙山伏羲族的两大文化类型:陶寺文化和齐家文化

2.龙山伏羲族的祭天玉器

3.龙山伏羲族的威仪玉器

4.龙山伏羲族的装饰玉器

三 西扩黄帝支族的陕北石峁文化玉器

1.石峁文化的族属和来源

2.石峁文化的祭天玉器

3.石峁文化的威仪玉器

4.石峁文化的装饰玉器

5.石峁巨城与炎黄之战

结语 彩陶东传玉器西传,华夏四族文化融合

 

下编 玉器之道的上古传播和后世影响

 

第六章 华夏万字符是四季北斗合成符

——万字符传播史(上)

弁言 万字四斗,柄指四季

一 南蛮族万字符北传东夷族黄帝族

二 玉器族万字符西传伏羲族

三 玉器族万字符酷似伏羲族太极图

四 “绝地天通”与夏商周秘藏万字符

五 夏商周日晷、盖图秘藏万字符

六 秦汉六博棋、规矩镜秘藏万字符

七 “秦火汉黜”延续“绝地天通”

结语 华夏首创万字符,中古秘藏沉忘川

 

第七章 华夏万舞是万字符之舞

——万字符传播史(中)

弁言 万舞是万字符之舞

一 万舞是华夏祭天乐舞通名

二 万舞第一舞姿模仿伏羲族天帝造型

三 万舞第二舞姿模仿南蛮族天帝造型

四 万舞第三舞姿模仿万字符造型

五 甲骨文万字三体和金文万舞三姿

六 《诗经》三叠诗、雅乐三叠曲源于万舞三舞姿

结语 万舞是华夏舞蹈音乐诗歌戏曲杂技武术总根

 

第八章 华夏万字符万舞全球传播史

——万字符传播史(下)

弁言 华夏万字符和华夏万舞传遍全球

一 华夏万字符东传美洲

二 华夏万字符传遍亚洲

三 华夏万字符西传欧洲

四 全球万字符的天文解密

五 华夏万舞传遍全球

六 佛教万字符回传中国

七 万字符传统释义辨析

结语 上古文化传播的突破口

 

第九章 昆仑台传播史

——解密华夏文化核心奥秘“昆仑之谜”

弁言 昆仑台、八角星之谜

一 昆仑考源:葫芦→囫囵→混沦→昆仑

二 伏羲族昆仑台首见之地:大地湾

三 伏羲族昆仑台定型符号:八角星

四 伏羲族八角星东传玉器三族

五 南蛮族按照八角星仿建昆仑台

六 东夷族按照八角星仿建昆仑台

七 黄帝族按照八角星仿建昆仑台

八 伏羲族圭木、玉器族玉琯融合于昆仑台

九 《山海经》“昆仑”之谜

十 《山海图》的亞形结构是亞形昆仑台的放大

十一 昆仑三层与明堂三层的专名

十二 农耕族的昆仑台与游牧族的库里台

十三 盘古考源:葫芦→囫囵→匏瓜→盘古

结语 “昆仑”之谜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奥秘

 

第十章 顺天应人,以人合天

——夏商周礼玉制度及祭天、威仪、装饰玉器总论

弁言 夏商周统治者均为黄帝族

一 文献记载的夏商周祭天玉器

1.虞夏巡狩五玉

2.商代方明六玉

3.西周祭天六玉

二 考古发现的夏商周祭天玉器

三 考古发现的夏商周威仪玉器

四 考古发现的夏商周装饰玉器

五 考古发现的夏商周祭司玉人

六 西周“以琮礼地”与盖天说“天圆地方”

七 西周“玉器之德”违背华夏“玉器之道”

结语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玉器古义沉入忘川

 

附录1 图表索引

  附录2 参考文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