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寓言小品 |
天道还好
张远山
很多年前,在一本古书里读到一句话:“天道好还。”意思不大好懂。后来阅历渐多,似乎有些明白了,那是善良者的自我安慰,以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而且是现世报。每当有人做了缺德事,预言家就会说:“天道好还。走着瞧吧!”但是马后炮必须等到缺德者真的遭了报应,才会幸灾乐祸地说:“果然不出所料。天道好还嘛!”马后炮的事后总结永远正确,预言家的事前预言却常常落空。被预言家料到的“天道好还”,大多在通俗小说里才有,现实生活中却极少见。“天道好还”属于虚构的好故事,而现实生活中常常恶有善报、善有恶报,上演“天道不还”的事故。
“天道好还”论,鼓励人们做积德事。为什么要积德呢?因为积德就像积累资金,积德积累到一定程度,积德者就有了做缺德事的资本,于是缺德与恶道就会“天道好还”地重新上演,只是角色关系已经改变。
媳妇受恶婆婆虐待,始终逆来顺受,做个好媳妇。苦熬二十年,好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婆,但好媳妇却不肯做好婆婆,而是也做恶婆婆,把二十年来的尊严损失和利益亏空,恶补回来。
下属受恶上司百般欺凌,始终逆来顺受,做个好下属。但是好下属每天想着“有朝一日……”,等“有朝一日”终于盼到了,好下属却不肯做好上司,而是也做恶上司,把在恶上司那里受的一肚子恶气,全都发泄在自己的好下属身上。
总之,受欺凌者在被欺凌时,始终隐忍不发,一旦时来运转,就以更大的狂热欺凌其他弱小者,视为正义的报复和公道的补偿,于是恶道乃得以发扬光大。
简而言之,“天道好还”的公式如下:
……A对B的缺德,B必须忍受,忍受就是积德。积德的B,总有一天也有资格做缺德事,但B不是对A缺德,而是对C缺德。C也必须忍受、积德,以便有朝一日对D做缺德事……
就这样,“天道好还”成了恶的多米诺。在强力、权力、恶势力面前,信奉“天道好还”的人们永远采取不抵抗策略,顺着强力、权力、恶势力所希望的方向倒下,但他的倒下并非为了善道的最终胜利而做出暂时牺牲,他的倒下更不是为了让恶终止,而是为了让恶向下属、向弱者、向下一代传递。为了保存自己,他运用借力打力的乾坤大挪移心法,使自己成了恶的理想导体,成了恶的无阻力中介。在这种恶的永恒轮回中,由于每个人都坚信自己仅是恶的中介,而非恶的源头,所以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是善良的。在每时每地的事故中,没有两个人是平等的,但在一生的总和中,每个人似乎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先被别人欺凌,以后再欺凌别人,在此时此地吃亏,到彼时彼地找补回来——所有的人,一生都收支平衡。即便事实上收支不平衡,但阿Q们能够在精神上想象成平衡。因此多米诺事故在继续,但每个人都给自己编了一个好故事。
那本古书后来被一个朋友借去,一直不还。我想这大概也属于“天道不还”,只好又去买了一本。翻开重读,我大吃一惊,原先印着“天道好还”的地方,现在居然印成了:
天道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