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81岁的“股神”巴菲特在美国知名电视节目中,公开表示希望自己的儿子霍华德担任伯克希尔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一职,成为公司财产的“守护人”。此言一出,大家不由对霍华德是否能胜任这一职务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因为霍华德是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农场主,他的主业是种植玉米和大豆。
如果我们只对霍华德“富二代”般的走马上任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我们就错过巴菲特几十年对儿子悉心培养财商的精彩故事。同时,也错过巴菲特对市值2000亿美元资产进行传承安排的独特思路与方法!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起家的私营企业主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打拼,个人和家庭财富已经累积相当。但目前,全国近50%的民营企业都面临着财富传承的问题。据浙商研究会的调查结果,80%的浙商家族企业存在交接危机。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而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以后还在经营。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也与此相似:只有15%的家族企业能延续3代以上。
如何让自己的家族财富顺利传承下去,摆脱“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将成为高端富裕人士不得不面临的难题。“地产思想家”
冯仑先生就谈到:传承包括四个方面:财产的传承、人的传承、体制制度的传承、精神价值观的传承。精神传承,比较抽象,但财产传承则比较具体。实际上,财产传承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取决于继承者的金钱观与管理金钱的能力,也即财商。财商,是财富传承的必需品。
财商,理财的智慧(英文简称:FQ),代表了对金钱的态度与使用金钱的能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财商的内涵包含了你能否管理现有的财富;能否利用这些财富创造更多的财富;能否运用财富带来快乐,平衡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财商高的人,意味着他能聪明地管理和运用现有的金钱资源,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财富。相反,缺乏财商的培养与教育,最终会导致“富不过二代或三代“。2004年末,号称巴西最后一名花花公子的乔治·贵诺,在曾经拥有的豪华酒店离开人世。他一生“最辉煌”的事业:就是在其年少的20年内挥霍祖业留下的20亿美元,然后大半生生活中穷困潦倒中。
这是一个资产传承失败的例子,也警醒世人。乔治·贵诺的一生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如果把儿女培养成一个只懂挥霍不懂理财的败家子,无论给他留多少家产都是不够的。
财商与智商不同,智商高低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决定,而财商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自小的培养。财商的启蒙,包括要去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需要懂得收支平衡与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管理财富,事实上需要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经济学、财务、投资、历史、法律……学习这些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每一个人都能办到。
财商需要后天培养,需要智商与情商的辅助。智商有关学习的效率,情商高,则经得起生活和工作的挫折。同时,财商培育体系包含三方面,分别是观念、知识和实践。这三方面构成了孩子未来致富的关键要素,即财富基因。
富裕家庭的后代因继承金额巨大的财富,会承载父母更多更高的期望,他们更需要从小学会理财,需要去理解金钱的价值并有效地支配金钱,慢慢积累的财富基因就会让金钱更好地带来幸福的一生。在北美和欧洲,例如像卡内基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和其他世袭富豪后裔已经从几个世代的经验积累中获得了丰富的财商教育内容和方法。与普罗大众的财商教育相比,“富裕后代”需要的财商教育的内容更为广泛,既包含理财基础知识,也包含遗产传承、投资、股权、信托管理等知识,甚至包含为人处事、社交技能与工商管理知识,更包含对父辈经营公司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体系的理解与学习。
一个合格的继承者,无论是富有的第二代还是第三代,都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培养。我们以为现在的巴菲特老糊涂了吗?将巨额的财富交给一个含着金勺子长大的农场主打理?毕竟种植玉米与真刀实枪的投资是泾渭分明的!事实上,早在霍华德小时候,就接受父亲对其投资才能的培养。巴菲特买了一处面积为406英亩的农场,交给大学辍学的霍华德打理。条件是霍华德需要缴纳总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农场租金。随后多年,霍华德用经营农场积累的经验,在父亲安排下管理喜诗糖果公司并在任期第一年,让公司获得60%的新增利润,后来又陆续担任多家食品和农机公司的董事。霍华德成为接班人,是与他有企业经营经验、有足够的业务才能分不开的。
当然,巴菲特也很明白儿子并非他本人,霍华德懂经营却未必善于投资。所以在财产的传承上,巴菲特会将市值巨大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职责和权力分给至少3个人,分别是新CEO、董事会主席(将是霍华德)以及负责分配并管理公司全部证券投资组合的首席投资官。巴菲特也坦言:“非执行董事长”一职,是一个“管钱不管事”
的公司财产
“守护者”;他担忧其他继任者会为个人牟利,但儿子霍华德却
“了解公司价值所在”
。如果没有对金钱、财富的共同看法,对公司有一致的价值观又从何而来?
对于今天的富人,让子女继承财富的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如今的富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赚大钱,相反,他们努力工作,追逐梦想,最终获得成功。他们希望把这种心态灌输给孩子。如华人首富李嘉诚,更是在儿子八九岁时开始,要求他们必须列席旁听董事会,其目的是让兄弟俩从小明白做生意绝非易事。
可财商的教育怎样进行呢?这始于父母。美国哈里森集团总裁吉姆等人,经过对美国财富阶层大量的调查,在《富一代:新贵阶层的财富与生活》一书中总结,致富后的父母大多数采用以下四种策略并进行组合利用,塑造子女个人的未来生活:
1.
教导并身体力行自己的价值观;
2.
将购物作为一种教育和促进感情的手段;
3.
与子女一道制订计划、决定支出;
4.
用做慈善来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商业才能。
相比于欧美成熟的教育经验,财商教育,是目前中国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薄弱环节,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够得到“因材施教”的金融理财教育。据《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调查,在中国,高净值人群不仅希望能为子女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也希望能在理财、社交等各方面为子女提供更多机会。财商的教育,已经成为必要!。
此文来源于
http://bbs.jinku.com/thread-378433-1-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