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知道:2011年股市大肆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下滑的过度预期;其二是预期影响国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尤其是通过“寅吃卯粮”、依靠“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保障资金需求、支付国家行政军事等支出的模式已经变得不可持续,上升到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欧债、美债危机使得其对内、对外举债能力大肆下降。若不主动积极充分发扬智慧,采取增收节支合理措施解决,甚至会出现国家债务违约的严重事件(当然美国可以印钞解决,但因承受着通货膨胀、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三重高压变得难以持续)。而透过增收节支措施减少财政赤字在不短时期内势必影响其经济发展,经济衰退的影响将渗透到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强化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已无法独善其中。其三是我国股市自身资金供求关系的不断调整和演化导致的结果。下面就上述影响股市的三个因素加以分析:
一、正确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预期
目前,我国宏观政策正处于由重点节制通货膨胀向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过度中。既然CPI已经步入下降通道,及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就业等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国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露端倪,这从存准率下调,央行票据发行,国债发行,税收政策调整,增加国民收入,对农、对创新技术发展转移支付的加大等等情况体现出来,对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不应产生过度疑虑。
据可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通过实行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整使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预期是肯定的。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其中: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为47.9%,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为53.4%,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3%。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分别为4.5、5.0和负0.1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上述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7.5%、53.2%和-0.7%。从上述数据看:最终消费的贡献比重呈现上升趋势,投资呈下降趋势,净出口呈负贡献率加大趋势。不过,这与国家通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等从而扩大内需、提高内生性增长政策相吻合,可见国家政策是与时俱进、有备而来的,大不可过度担心。
简单举例来说:即便商品房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也会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新农村改造等去缓冲。国外投资的放缓会有正在激发的民间资本以及国有资本投资逐渐去对冲。至于我们难以左右的净出口下滑也会由正在大幅提升的内生性增长去弥补。当然,鉴于三驾马车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立马止缓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于宏观经济上的的变现效应尚需时日。不过,据权威数据显示:延续半年左右的调整,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在下半年止跌回升,呈现前低后高趋势,全年预计GDP增长居于8%-9%之间,CPI增长控制在3.5%左右。低通胀、相比国外GDP“高增长”的环境下投资股市是符合常理的投资手段。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与GDP增长相关程度高,就目前估值水平而言:建立在业绩增长基础上的股价定会在未来有良好的预期表现。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下滑不应产生过度预期,否则会失去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股市投资收益。
二、国外经济发展预期
先看数字:2011年美国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全年涨幅超过5%领涨全球,而2011年预计GDP增长2%左右。2011年经历了历史性大地震的日本股市只下跌17%,预计2011年GDP增长仅1.5%。2011年沪市指数下跌21.68%,而GDP预计增长9%以上。而我国股市估值水平居于低位,看看数字足以说明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背离程度有多大!其实国外经济发展放缓已在投资者预期之中,而影响投资行为的是预期的变化,既然早有最坏的预期,那么对投资行为就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而结果并非如此,这自然与我国投资者非理性恐慌、过度悲观预期、对监管环境的失去信任、对国外经济发展的过度忧虑等相关。
可试想一下:难道美国、日本经济发展预期会好与中国吗?简直不在一个档次呀!其实国外经济发展放缓、美元升值及应对危机的需要必然导致我国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业务下降、外资流出,从而对我国GDP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我国正在拓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业务及吸引外资会起到缓冲作用。最起码我国2012年GDP增长仍将是全球一缕靓丽的风景。对国外经济发展放缓引起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过度疑虑并不可取。
三、股市资金供求关系
股市资金供不应求、股票供大于求导致股市下跌是任何市场皆有的市场规律。但我国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悬殊太大,接近市场的程度相差迥异。
说说发达国家市场:由于一级发行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高,股票定价完全市场化,定价较为合理,在股市达至某一估值水平上时甚至出现无法IPO的境况,二级市场自然减少了股票供应。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股票期权激励会促进管理层极力通过严格管理提升公司业绩增长促进股价上涨。定价合理也会节制高管抛售。上市公司处于因为股价下跌可能被其他对手收购的考量,达到一定估值会主动增持公司股票。一级市场定价合理为公司高管提升业绩增长带来了动力,为股价呈现良性上涨提供基础。机构投资者占多数,个人投资者占少数,一则投资理性化;二则资金供应比较稳定。通过严格的监管、退市、分红等制度制约上市公司“胡作非为”、遏制投机者非法操作从而提升投资者信心,这也会为稳定市场存量资金、带来增量资金提供条件。
相比上述:我国市场目前与之恰恰相反。
温总理讲到:“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温总理讲话正是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管理优势,向我国股市发出市场化改革的冲锋号,冲锋号刚响就吹出两市一片红!随着后续相关部门改革措施、实施细则的逐步推出和落实必将使我国股市迎来更美好的春天!不要再对将来市场自身资金供求关系的过度调整和演变存有忧患!虽然这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前期的过度下跌本就正常!正因它自始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完全的市场化反应!
让我们紧跟股市市场化改革去奏响2012年进攻的号角吧!
此文来源于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371264&highligh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