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联储别过QE2 难见QE3 (作者:AFP持证人 阿喀琉斯之惑)

(2011-06-23 16:06:58)
标签:

金融理财

金融投资

投资理财

理财规划

理财产品

杂谈

    随着QE2结束前美联储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的临近,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先生的头上恐怕又要再添几缕白发了。QE2结束之际,美国经济却面临“二度探底”之虞,是美联储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然而此时通胀已蠢蠢欲动,美联储若故技重施,强推QE3势必会承受比以往更为猛烈的舆论质疑与经济动荡的风险。因此,对于伯南克而言,面对经济疲弱,或需一丝淡定;面对通胀压力,却需几分勇气。

    是非不断的QE2

    QE2自问世以来便争议不断。客观而论,量化宽松政策有效地压低了长期利率,减轻了购房者和消费者的信贷压力,为美国经济复苏创造宽松环境。但类似的言论早已被淹没在批评的声浪之中。这并不难理解,经过部分经济学家以及媒体的反复论证,美联储先后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正是掀起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源头。

    由于坐拥计价货币和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作为管理者的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全球经济乃至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者的神经。而且,美国债券市场亦是全球最为便利的融资渠道,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的决议,以及货币流动性的控制,对于美国债市影响显著,这也间接地改变着全球投资者行为。

    从时间上看,在美联储推出资产购买计划以来,全球金融市场也随即步入了一轮如火如荼的“大牛市”之中,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亦或是偏远的蒙古。投资者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这场资本盛宴之中。在20114月本轮牛市达到了阶段性高潮,美国三大股市相继创出了近三年的新高,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触及12,876.00点。国际黄金现货更刷新历史记录,升至每盎司1,576.52美元。即便颇为小众的白银市场亦获得了投资者的眷顾,从而迎来久违的牛市行情。而全球金融市场的种种表现也恰恰印证,美联储超宽松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高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并非对此毫无预料。或许是为其推崇的量化宽松政策增添光彩,亦或是美联储确实扩大政策制定的参考范围,此前伯南克曾特意提出关注金融市场的表现,这在格林斯潘时代不可想象。在此我们姑且不论伯南克此番表态背后隐藏的动机,但至少稳定金融市场是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之一。可现实显然与伯南克的初衷大相径庭。仅资产价格被推高到如此地步,便足以让人胆寒。可以预见,一个过多凭借资金推动的牛市,其最终的结局也注定难逃暴跌厄运。如此又何谈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如今,全球各国不得不吞下流动性泛滥的恶果。全球范围的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令部分国家迈向了通胀失控的边缘。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为应对通胀,已多次上调基准利率。但如此一来却有加剧了热钱的流入。发达国家民众亦饱受通胀之苦,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仍保持在90美元/每桶上方。据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家庭10%的收入被汽油吃光,从而侵蚀着美国消费能力。而消费领域占据美国经济总量近70%的份额,带给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不过,将全球经济目前面临的矛盾不加分辨的推诿给美联储同样是不负责任的。须知在美联储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前后,各国也都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不应回避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央行随后连续降息,为信贷市场注入充沛流动性,在08年维持经济平稳发展同时,也为如今通胀增长过快埋下了隐患。

    美联储进入政策观察期

    6000亿美元的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似乎已被证明事倍功半,若推出QE3效果将会更加有限。从目前官方态度来看,美联储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已无悬念,在启动QE3的态度上也趋于谨慎。因此,我们预计美联储下一阶段将进入政策观察期,以等待经济走向明朗。

    但市场之所以不肯放弃QE3的预期,更多来自于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数据显示,在美国经济2010年四季度录得3.2%的增长后,今年一季度意外下滑至1.8%。经济学家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可能在2-2.5%

    此外,就业市场持续萎靡不振,亦联储官员不敢掉以轻心。数据表明,美国5月失业率为9.1%。尽管低于最差时期的双位数增长。但有媒体测算,自去年8QE2首次亮相至20115月期间,美国全职就业岗位增加了70万个,与此同时兼职岗位的数量下降了60万个。这意味着,QE2所投入的6000亿美元仅仅是将60万个兼职工人转变成了70万个全职工人。而随着今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到来,市场担心美联储将调降经济增长预期。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认为,美联储年内实施QE3的难度较大。首先,对于外界普遍担忧的美国经济“二度探底”或不会发生。正如分析人士所称,美国经济本轮的调整是伴随着企业和民众资产负债表萎缩而展开的,因此美国经济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将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近期干扰美国经济回软的因素更多体现为外部性和临时性。其中包括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日本大地震后带来的全球产业链断裂。而观察美国库存数据可以发现,企业仍在加大库存,同时上季度财报亦显示大部分企业盈利状况良好,这也暗示美国本土企业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此外,美国失业率再度反弹,可能与之前放弃寻找工作的人们重新返回就业市场有关。相信随着美国企业继续加大投入生产的力度,这一情况也将会有所缓解。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时的通胀环境已和推出QE1QE2时有所不同。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5月份总体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达3.6%,为2008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不计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CPI 5月份环比上涨0.3%,为20087月来的最高涨幅,前值为0.2%。这意味着,美联储官员在应对经济回落的同时,必须顾及通胀出现恶化的可能性。

    再者,通过比较QE1QE2执行的效果来看,后者带来的正面影响显然不及前者,边际效应递减已经显现。因此,再度冒然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恐怕弊大于利。

    此外,超宽松政策已将美联储架在了舆论的审判席上,因此美联储在宽松政策每迈进一步,都将遭遇批评者更为猛烈的质疑。而近期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但外汇市场上,美元却并未讨得多少便宜,也侧面反映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双赤问题)不得人心。尽管“美国将维持强势美元的政策”早已成为一句空话,但全球尽弃美元,也是美国政策制定者不能接受的。综合来看,美联储官员在QE3的问题上将会缓之又缓,慎之又慎。

因此,根据目前情况,美联储更可能采取折中方式。在宣布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低利率政策的同时,保持资产负债表规模,即利用总额2.6万亿美元的证券投资组合所得收益进行再投资。

 

此文来源于美联储别过QE2 <wbr>难见QE3 <wbr>(作者:AFP持证人 <wbr>阿喀琉斯之惑)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314682&highligh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