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率市场化趋势对银行经营方向的影响(作者:林鸿钧)

(2011-01-06 16:19:37)
标签:

金融理财

金融投资

投资理财

理财规划

理财产品

杂谈

 

    去年年底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将有明显进展。目前的情况是“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这样的政策人为的形成较大的存贷利差,形成实质性的价格垄断,也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以下就从政策形成背景,为何要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可能路径,以台湾经验对照市场化后的银行经营形态,说明利率市场化趋势对银行经营方向的影响。

    一、政策形成背景

    周小川在过去的一次演讲中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利差方面应保持一定的水平,因为利差过小会影响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获取利润的动力,会影响银行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另一个原因是,1990年代几家国有银行的坏帐率高达20%以上,为了改善银行体质,必须在利差上给与较大的保护空间。

    二、为何要利率市场化

    从经济学来说,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应该由资金市场的供需决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合理的存贷利差×贷款额=准备金成本+坏账成本+银行经营成本+合理利润,以台湾地区为例,由于利率完全市场化,存贷利差低到只有1%,而中国大陆银行业的利差,按最保守的估计也有2.5%以上。

    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中国央行人为拉高银行存贷利差,导致当前利差比原本应该由市场均衡所决定的正常水平高出约1.5%2.5%。也因为受到利差的保护,银行只要多贷款就能多获利,因此银行一方面尽力吸收存款,另一方面贷款总额也受到银行资本额的限制,所以也不断从股票市场上增资。因为存贷利差大,可覆盖一定比率的坏帐,在征信上的审核就不够严谨。因为存款有利率上限,就打出送赠品等方式来吸收存款。在人为的限制下,存款人得不到应该有的较高存款利率,放贷时也没有办法根据借贷者的风险评估有较宽的利率变动区间,最好的方式就是贷放给国营企业或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使出事银行主管的政治责任也较小。十二五规划强调经济转型,发展直接金融。若优良企业行企业债券比规定的贷款利率下限还低,固定的贷款利率机制将使银行失去竞争力。同样的,当存款者有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机会可选择时,固定的存款利率也会失去吸引力。因此利率市场化已是十二五规划中不得不走的道路。

    三、利率市场化的可能路径

    首先是企业发行公司债的市场扩大,形成一个可参考的不同期限的竞争利率指标。同时完善信用评等机制,对不同信用评分的企业给与差别较大的利率。贷款利率自由化后银行根据所需要的资金,自行决定要以多少利率来吸收不同期限的存款。人民银行应该会采取逐渐放宽利率浮动空间的方式,在5年内让利率迈向完全的市场化。

    四、对银行经营方向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后,不管存款或贷款的利率变动区间,都远比现在还大,对于大额的存款或贷款,将给与个别化的利率定价。但总体说来。在竞争的压力下,平均存贷利差必定缩减。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都不到20%,台湾地区因为存贷利差太小,不得不全力发展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的比率可达到40%以上。为了扩大个案的利差,银行会较积极地对中小企业贷款,就个案风险收取不同的利率,像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可到20%一样,可逐渐取代民间的高利贷。台湾地区在利率市场化以后,民间标会与地下金融的规模就大为缩减,银行以薄利多销,差异化利率策略与发展中间业务,还是可以生存下去,这些经验可当参考。

 

此文来源于2010基金之'十宗最' <wbr><wbr>(作者:傅慎)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287337&highligh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