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为投资者的短期闲置资金准备了更多的投资途径,但市场上短期理财产品期限不一,投资对象不同,费用也有高低,而投资收益更有差异,到底选择哪种最好?
产品种类多样化
目前,市场上可以用于短期理财的低风险产品大致分为两类。
存款类
也称现金管理类,主要是通知存款,分为一天通知和七天通知,除了客户主动办理的通知存款外,有的银行推出了一些“智能型”的通知存款方式,如工商银行的专有积利存款计划,客户可按最短七天(七天通知存款)或一天(一天通知存款)为周期对通知存款的本金和利息进行自动滚存,还可提供自动转存定期存款服务,即客户可约定在通知存款存期结束后将本金和利息自动转存为定期存款。
理财类
近两年来各家银行基本上都推出了自己的短期理财产品,以满足投资者短期闲置的资金投资需要,如工行的灵通快线理财产品等。有的银行还根据客户需求,将存款与理财产品进行了“连接”,使短期理财产品更加人性化,如工商银行的利添利账户理财,把客户的活期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短债等低风险基金联接,为客户进行有效的投资管理和现金管理。一方面,利添利将客户的多个活期账户的闲置资金自动申购客户指定的货币市场或短债基金,以获得超过活期储蓄利息的投资收入,实现闲置基金的有效增值;另一方面,当客户的活期账户需要资金时,利添利可以自动赎回货币市场或短债基金,保证客户资金的及时使用,进行便捷的现金管理。
投资起点高端化
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最低起点为5万元,因此,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的投资起点都在5万元以上,递增金额一般为1000元或1万元。如工行“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即为5万元。有的银行会根据理财产品的特点和投资者风险属性的不同等因素,规定不同的购买起点,有的则规定较高的首次购买起点,以后追加购买金额可以大大降低。比如,工行“步步为赢”理财产品的首笔购买最低金额为10万元,追加购买最低金额1000元,以1000元整数倍追加。其它一些理财产品的起点也不尽相同,有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甚至更高,适合不同的投资者购买。
产品期限灵活化
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可谓多种多样,短到一天、三天、七天、十几天,以至一个月、几个月的产品都有。总的来说,对于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一是按是否具有持续性,或者是否具有固定期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持续性的,或者说是无固定期限的,如“灵通快线”系列理财产品。目前,“灵通快线”包括T+0交易的“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周一至周五起息的7天滚动型理财产品、周一起息的两周滚动型理财产品以及周二起息的四周滚动型理财产品。其中,超短期的理财产品买入即时成交,即刻享受收益,赎回瞬时入账,资金即时可用。在这种具有持续性的短期理财产品中,还有专门针对节假日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
二是不具有持续性的短期理财产品,即设定理财产品的期限,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到期后该产品即结束。工商银行的“稳得利”、“工银财富”、“理财金专属”等人民币理财产品,都有期限较短的产品,按期次发售,先购先得,如2010年10月底,工行推出了一款“工银财富”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30天。不具有持续性的短期理财产品中,也有专门针对节假日推出的理财产品,如为了不影响像“打新股”等正常投资,工行于2010年中秋、国庆节前推出了“中秋专属”、“国庆专属”系列等多款短期理财产品,均属于产品期限短、风险小、收益高的优质理财产品,且非常贴合投资者实际情况,如“中秋专属(6天)”短期理财产品的起息时间设定在
9月21日,而理财资金到账日为9月27日,刚好填补整个股市休市期,其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2.2%—2.4%。有的产品虽然名称上没有某某节日字样,但正好在节日前夕发行,事实上也是一种“节日型”的理财产品,如今年端午节期间多家银行都针对节日推出了超短期理财产品,且收益较高。
投资对象安全化
由于短期理财产品的期限比较短,或者为应付投资者随时可能进行的赎回行为,各银行需要保持理财产品足够的流动性,因此,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都投资于信用级别高、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投资工具。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银行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理财投资的实际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如2010年9月29日,工商银行对灵通快线和步步为赢理财产品等部分理财产品投资对象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机构理财产品”。
从安全角度出发,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有保本和非保本之分,但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不保本的。如工行的“理财金账户”投资型产品表明产品类型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凡表明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一般都会列出产品所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类型,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应该特别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短期理财产品。
预期收益较高化
目前通知存款的利率是固定的,各家银行都执行人民银行统一规定,一天期和七天期分别为0.81%和1.35%,均大大高于活期储蓄存款0.36%的年利率。但各银行推出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却不尽相同,但一般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目前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1.4%以上。近期,由于加息等原因,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均有所提高。由于投资标的等原因的影响,各银行同期推出的相同期限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差距较大
投资具有不确定性,理财产品收益一般为预期收益率,但由于投资标的的原因,通常预期收益相对也比较稳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具有持续性的短期理财产品,在一定期间内收益率相对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如目前工行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1.45%。但通常情况下,银行会随着市场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进行一定地调整,如2010年5月18日起,工行将“灵通快线”个人超短期理财产品和七天滚动型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分别由1.4%和1.6%调整为1.45%和1.65%。有的理财产品会根据投资者持有时间不同而规定不同的收益率,持有时间越长,预期收益越高,如工行的“步步为赢”收益递增型灵活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WY1001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分为七档,即:1天-29天,0.36%;30天-89天,1.00%;90天-179天,2.20%;180天-269天,2.50%;270天-364天,2.80%;365天-539天,3.3%;540天及以上,3.80%。
另一种是有固定期限、到期即结束的短期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在整个存续期内一般相对固定,但有的银行根据投资者认购金额的不同,规定不同的预期收益率,如工商银行2010年10月底推出的高净值客户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ZH1036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就随客户认购金额的不同而不同,扣除理财销售费、托管费等费用,产品到期后,若所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资金,则各档次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在2.6-2.8%之间。
产品费用低端化
目前各家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短期理财产品基本上都不收取认购费和赎回费,也就是说进和出都是免费的,但会收取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不过总体上来说比较低,但不同银行、不同产品之间差距较大。与认购费和赎回费不同的是,这些费用不是按相关费率一次性收取,而一般是按年率收取,有的按日计提,有的每日计算,按季支付,不过每年的天数,有的按360天,有的则按365天。虽然这些费用并不直接从客户本金和收益中提取,但从总资产中提取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应该选择费用相对较低的产品。
此文来源于
http://bbs.jinku.com/thread-283648-1-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