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囚徒困境”的思维定式及演绎

标签:
杂谈 |
论“囚徒困境”的思维定式及演绎
----我的东施效颦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著名的一个理论模型。
他的基本假设是:有两名嫌疑犯,警方在不掌握他们确凿的犯罪证据情况下,为了使他俩就犯,把两人分开,分别对两人进行审讯。获刑条件是:一、如果两人都承认,各判2年;二、如果其中一人承认,另一人不承认,承认的一方无罪释放,不承认的判7年;三、如果两人都不承认,只能各判1年。
这个时候,两个犯人一定是在自己损失最小化(或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下进行博弈。
如果你是当事人其中之一会如何选择呢?
这个的结论一定是双方都会选择承认。
他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双方没的选择,只能单选一。假设的前提已经把选择的后路全部给堵死,这就叫“请君入瓮”。用数学模型把一个“理性人”的行为变化发展趋势给锁定了。当条件具备时,就会使问题的结果变成确定的了。也就是说结果会向人们设定的方向发展,在人们的掌控之中。
但在现实的市场当中怎么能够灵活运用呢?这是我们非常想知道的。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经典案例(当然这是在我的认知范围以内才这么看,别人或许不认为他怎么样。)。就是运用“囚徒困境”破解股票的价格发展趋势方向,猜股票背后的资本大佬们的行为变化方向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让我叹为观止。
我来“复盘”。想和可能和我一样认知程度的同仁共同分享,或许有些益处。我一直认为如果能把别人的思考转换成自己的认识,再通过自己的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就是一种提高。当然大家可以不信。其实我也没有必要欺骗你们,对不?
但是我还是得说明,我的认知程度限制我的,会看不到人家分析问题的精髓,把握的层次可能会有差异,传递出了错误的信号,会违背我的意愿,大家可以到“淘股吧”查看原创。如果我没有认识和领会到的,大家为我指出来,帮助我再进一步,我是感激的,这里我只想锻炼一下自己,希望理解。我们学习人家的东西,其实我们能够掌握技巧,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技巧只能就事论事,因为市场不会再给你验证技巧的第二次机会了。
同一类型的两只股票,用长电科技和康强电子的3月18日的走势图型。猜他们在下一个交易日的变化方向。
题目:“长电科技的杯具和康强电子的第三个涨停板”
作者网名:十万起家
当天五个席位的交易图,这是真的,确定。
分析:从图中可以知道,换手率45%,成交金额也达45亿。资金的流入情况,有三个席位在当天吃货,其中一个是在上午吐出部分之后,下午反而吃进了吐出的一倍。从资金的流出看,只有8000多万的机构砸盘。这里分析是基金出货一小部分,根据是看基金年报,在年初主流基金持有的长电科技,在两个多月之内不可能全部出尽,所以结论基金手里目前还持有。那么砸盘的只能是大小非了,因为再分析,当天封涨停,而吃货量只比吐出的量多1.5倍,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想要继续拉版,一般情况观察到的五个交易席位资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比值应该在4倍左右才是硬持有,即做多意愿强烈,有强庄。而这种换手量将带来后市的很大变数。在这种状况下,三个席位的大佬必须做出选择,是逃跑是拉升的博弈开始。
你如果是其中的一员,你能怎么做?(先想,再看)
当博弈的时候,各个大佬之间是要看各自的脸色行事。这里是三个席位和基金在里,还有大小非。而大小非大佬们把握不了。因为人家的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股本比较分散,所以随时可以走人。和大佬们相比较基金的成本也是较低的,基金更不好惹。其它人相互之间都有制衡和相互牵制的作用,不能不顾虑重重。
当你往上做的时候,你能保证别人不会超你后路先你而撤吗?你有足够的资金接砸盘吗?这是第一点,你不能;
第二点,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接盘,你就是强庄了。试问谁还敢和你PK?所以这种情况忽略;也不能。
第三,如果你能够拉升,不断吃进货。拉板,已经毫无意义,成本是会非常大的。而你是为了赚钱的,高位留给别人持有。
当大佬都有这种思路之后,权衡各自的势力,相对比较力量均衡。并且都害怕主流基金的话,博弈的结果必定是逃跑,而这些个大佬们能在这里存活下去,他们把风险控制能力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如何准备逃跑在这个时候也成为一种艺术了。因为的有跟盘。
逃跑的策略,要声东击西。会找一个和长电科技品种相类似的,做手机行业的股票,盘子接近或稍小一点,应该都是已经涨版的。康强电子很适合,同类,并且连续两个涨停。这样就可以通过这支股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怎么做呢?艺术性的把握会这样的显现出来。分析应该是左手回调或者小幅拉升长电,目的要吸引眼球,看似有可能延续上个交易日做法涨停。右手打版康强电子,做第三次封版。吸引散户看多电子板块,但不会让你跟康强。给你发出信号,是让你错误的以为康强电子“版”了。如果耐不住寂寞时你就会找同他类似的股票跟进,那么长电科技就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他才一个版,觉得可以复制,就会吃进去,大佬们就能够通过这样的变化实现战略转移,使自己逃跑的目地达成。所以形成康强电子在下一个交易日必封涨停版的判断的结论。
我以为这个人的分析把握能力很具有前瞻性,已经猜在了大佬们做出选择的前面。果然第二天的走势就如这个人的预见,康强电子继续封涨停版,用最小的成本不可思议的完成一次风险规避!
大家有兴趣可以查看那几天这两个股票的图形验证。
我有个疑问?如果假设错误的话,那么所得出的结论就会错误。
请大家猜猜:能看出来他的假设前提在什么情况下成立,在什么情况下不成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