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阴阳流与能量流有何不同?
答:很显然,阴阳是二元的,它体现着物质世界的两重性。
比如,从呼吸的阴阳来看,吸气,身体内在空间扩充,能量上升,为阳;呼气,身体内在空间紧缩,能量松沉,为阴。有吸气就一定会有呼气,吸满则呼,呼尽则吸。吸气和呼气,阴阳的流动不仅体现着对立,也体现着能量上的相互流动与转化;
而“能量”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在它之内,既包含阴,也包含阳,又非阴非阳。这就意味着,在阴阳二元之外,还有一个超越阴阳二元的存在,也就是那个非阴非阳的存在。
那个“非阴非阳”的存在又是什么呢?
祂就是我们的“觉性”,那个纯然的觉知者。所谓的“觉知”,就是在这个当下,可以清楚的感觉,全然的明了,但却没有分别,没有辨识的、没有判断的、那个安住于“合一”的存在。
能量流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要回归那个纯然的观者,随顺万缘,恒顺万物,得大自在!
能量流瑜伽的习练特点是什么?
这需要从基础讲起——
我们的身体有五鞘:肉体层,能量层、心理层(情绪)、心理导向灵性层(心智),灵性层。
很显然,能量流瑜伽更强调在能量层的训练。
能量层又是什么呢?
能量层即气能,生命能。生命能具体有十种,分为内、外在五种生命能。
内在五种生命能分别是:上升气、上行气,下行气,平行气和遍行气;
外在五种生命能分别是:伸展气、收缩气、哈欠气、饥渴气和困眠气;
我们的耳朵之所以能听,眼睛之所以能看,鼻子之所以能闻,舌头之所以能味,手之所以能触,都有赖于生命之气的功能起作用。
生命本是一场旅行,无论走到哪里,身归往何处,最终都是要回家的。能量流瑜伽就是一次回家之旅。
哪里才是内外在五种生命能的家呢?那便是顶轮,顶轮再往下就是我们的中脉,中脉再往下就是我们的海底轮,所以能量流瑜伽习练的原则就是要将内外在十种生命能收撤向海底轮,沿着中脉,上升至顶轮,最终达到安住于至上的合一境界。
那如何将内外在五种生命能聚拢向中脉呢?
这就必须借助三锁印,即根锁、飞升锁和喉锁。透过三锁印,将遍及全身的生命能收撤聚拢向海底轮,透过意识和呼吸的导引,将能量延中脉飞升向顶轮。顶轮即是灵性能量的中心,梵我合一之地。
所以,能量流瑜伽的一个首要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能量延中脉流动。
谈到身体的能量层,不得不重点说明一下——我们的意识能量中心,即脉轮: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起心动念的背后,其本质都是一股能量在作用,念力的作用之所以如此强大,就在于注意力专注在哪里,能量就会源源不绝的输送到那里。
所谓脉轮,就是三脉或三脉以上的脉络交汇在一起而形成的能量漩涡,是我们身,心、灵不同意识层次的体现。而脉轮就作用在我们中脉上,而中脉在身体中所体现的位置,就是我们的脊柱!
能量流瑜伽的习练并不执着于某一个脉轮,而是在一个更加整体的角度,来冲刷、净化,平衡我们位于中脉上的七大主要脉轮。这种能量上的平衡,所能呈显出来的,就是能量节节贯穿,非常随顺,并富有韵律的“浪脊柱”。
瑜伽能量层的锻炼,是一个从粗钝走向精微的过程,所以能量流在习练的过程中要把握的几大习练特征是:
- 放松的专注;
- 柔缓如水流;
- 动中显韵律;
- 静中观阴阳;
概括下来就是:松、慢、韵、觉。
这里要特别强调“慢”。慢方不乱于形,在流动中控制节奏,在静觉中专注气能导引形体;所以能量流更强调的是经由身体的流动来观心、静心,这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冥想形式。
图文/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