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睡觉
一日午后,呆坐在沙发上养神。忽然中学时的一段往事闪现在脑海中,我不禁笑出了声。亏的家里只有我一人,否则人家还以为我在发神精。
我中学的校舍是一座王爷府,据说是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八王爷的府邸,当时周围的居民都叫它“八王府”。学校的围墙又厚又高,校园里是一个一个的四合院,我的教室就是其中一个小院的东厢房。那时的教室里即没有电风扇也没有空调,另外常言说的好,有钱不住东南房。哈!我们就在东房里上课。夏季的下午,西照的太阳从西面的玻璃窗直射到东墙,整个晒一个通透。一句话:热死!事情就发生在这个季节`这个时间。
午餐后,下午第一节课前,这时人们的血液都供给胃部消化食物了,大脑缺氧,人本身就晕呼呼的,再加上酷热,人就昏昏欲睡。就在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虽然这时同学尽量振奋精神,但仍难耐酷热的煎熬。你看,侧面靠墙的同学挺身头歪靠在墙上,后排的同学直身头仰靠在墙上,四不靠的两手撑在腿上低着头眯着眼,总之,大多人都难以抵御困倦的袭扰。我呢?因为比较喜欢这门课,所以抖擞精神坐在那里等待上课。这门课叫“文学课”,那时语文分两个内容,一个叫《语文》教现代文学,如;鲁迅的文章`白桦写的《高高的白杨树》等,另一个叫《文学》教古代文学,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这是我最喜欢的课,因为每一首诗都会在你的脑海里展现出一副美丽的画卷,暂且先不说这些。这时只见从门外走进挂着一身蓝色列宁服的“竹竿”,哈!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人瘦的像竹竿,但衣裳干净`平整,头发溜光,气质活脱《家》里面的大少爷。(据说还真是大户人家的大少爷。)
讲课开始了,那天讲的是一首唐诗,这首诗我现在还能背下来: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鲑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需归。
多美丽的一副山水画呀!我都想入迷了。“竹竿”开始给我们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什麽,他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雨中垂钓,悠然自得的心情。突然,我看到“竹竿”顿住了话语,目光直射一个方向。我顺个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天哪!一位同学难耐困倦已趴在桌上睡去了,她将会有何等遭遇呀?只听到一声严厉的喝叫:汪萱!站起来!只见她双肩一颤迅速站了起来,不过打了个趔趄(太突然了,迷糊中不好平衡。)头垂的很低。严厉声再次响起:你给我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麽意思?这时教室里十分安静,同学轻轻的回答声都能听到,只听她轻声回答:``唔````,说明了诗人雨中睡觉的精神。话音未落,哄堂大笑。哇!我的这位同学还没敢睡踏实,朦胧中听到些类似的语音。哈!再来看看“竹竿”一脸尴尬,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