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比看电影强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随笔---绚丽多彩 |
总体感觉是,看电影不如读原著。尤其是《朗读者》和《布拉格之恋》,是根据原著改编的,因此更要读原著,不能光看电影。和文字比起来,电影总显出编造和做作的成分偏多,看电影要依赖于导演、演员本身对原著的把握和理解程度怎样,而文字上的丰富多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其实是很难通过表演来表达准确的,只能通过阅读文字本身才能理解。有时甚至觉得电影是种商业运作,为了提高票房和收视率,常常把一些无关宏旨的东西故意夸大,避重就轻,更多的是不适当的夸张。
《波特小姐》是最好看的,文艺传记片,唯美、清新、可爱,以及令人感动,影片展现了十九世纪著名的儿童绘本画家波特的传奇人生。自从我听说波特的故事后,就一直想看这部电影,很羡慕和崇拜她,有才华,富有,个性纯善,虽然波特在爱情上有痛苦经历,但她带给孩子们的活泼可爱、充满想象力的图画故事书同样也吸引着成人,我曾不止一次地听成年朋友说对《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们》的喜爱有多深。谁能说波特不是个杰出的作家呢?此片绝无不良内容,整部影片从始至终都很感人,十九世纪英国的田园风光是那样的美丽、令人陶醉,而温馨、优雅的绅士、淑女气息老少皆宜,适合所有人士观看。此片推荐指数:五星
《布拉格之恋》则是根据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的,我还是觉得要看原著,不能光看电影。看电影要靠导演、演员的把握,一般也就看个热闹。我觉得,只看小说,不看电影,没关系,不可惜,也不会有损失;若是光看电影,不看小说,就很可惜,损失就大了。也许这种说法适合所有根据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吧。此片推荐指数:四星
《朗读者》的原著我没看过,看了电影后,倒很想看原著,想那一定比电影精彩多了。此片推荐指数:三星
总体感受,还是那句话,电影艺术集合声、光、电等技术外加人力的调配和协作,是一种多管齐下的再创作产物,一种视觉盛宴,就像海鲜大餐或满汉全席,给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感官享受。
但我们不能天天吃大餐,这样成本太高,一般人消费不起,并且有人海鲜过敏,或吃多了有腻味之嫌,故不宜多食。平时我们还是要自己动手做饭,这所谓的“家常便饭”在我,就是读书、写文章和涂鸦等。家常便饭就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最根本的食粮。小说和其他形式的艺术比,其魅力是独特的,莱辛在《个人的小小声音》一文的末尾就阐明了她的这种观点。
而生活有时也需要调剂,偶尔吃一顿海鲜大餐,会让生活的满意指数更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