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雪山

马蹄寺

悬空寺

寺庙

旅游

分类: 仰慕霞客---游记集锦

西北游记(三)马蹄寺和梦幻雪山

9月29日,从巴丹吉林沙漠出来,在镇上吃过午饭,一行人驱车奔赴甘肃张掖附近的马蹄寺,到马蹄寺时,时间已然不早了。

马蹄寺既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又是风景名胜区,还是多民族聚居地;它独具人文和自然景观,魅力不可抵挡,是此行不虚的景点之一。

有着千年历史的马蹄寺,占地面积很大,风景优美。

进入景区,立刻能感受到一种古朴宁

标签:

披风

船和鞋子

编织

叶芝

建造

船帆

杂谈

分类: 英语练习---我爱英语

参考原文和译文,我按照自己的想法翻译了叶芝的《披风,船和鞋子》

The Cloak, the Boat, and the Shoes

‘What do you make so fair and bright?’

‘I make the cloak of Sorrow:

O lovely to see in all men’s sight

Shall be the cloak of Sorrow,

In all men’s sight.’

 

‘What do you build with sails for flight?’

 

‘I build a boat for Sorrow:

O swift on the seas all day and night

Saileth the rover Sorrow,

All day and night.’

 

‘What do you weave with

标签:

法国

电磁学

麦克斯韦方程组

法拉第电解定律

卡文迪许

教育

分类: 我的观点---只言片语

1775年的今天,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安培诞生。由于这些日子在看科普相关的书,联想起另外三位电磁学方面的大科学家: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这四个人的成就正好承前启后,前者为后者做铺垫,后者改进和完善了前者的科学成就,使电磁学延续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在此可做一番比较。

我在网上查阅了资料,简单回顾一下四位大科学家的经历以及在电磁学上做出的杰出成就。

电磁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没有这些十八、十九世纪杰出的大科学家,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回顾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向他们致敬!

 

下面一个一个说吧。

安培1775年出生于富商家庭,他父亲受卢梭的影响很深,经常带他到图书馆看书,从《科学史》和《百科全书》开始,他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安培的数学才能出众。

安培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电磁学的重要原理,有我们熟知的《安培定律》、《安培定则》。电流强度的单位

标签:

夔州

杜甫传

成都杜甫草堂

悲剧人生

贫病交加

文化

分类: 我爱读书---品味书韵

元旦时在成都杜甫草堂参观,看到冯至先生的《杜甫传》,恨没能早些拿在手里,以便参观时能对这位爱国爱民的大诗人多些理解和感悟。回家后,抽空买来读完,感觉认识了一个不曾深知的杜甫。

为什么说杜甫的人生是悲剧呢?看完这本传记,就知道了。有谁认为自己命苦的,建议读一读《杜甫传》,保准不再郁闷了。

整部传记读来使人颇感沉闷,这种沉郁的气氛让人难受。想说的是,感谢冯至先生,他笔下的杜甫仿佛可以触摸到,冯至先生的点评也很精彩,客观。

杜甫的一生是极不平静的。虽然在青年时期曾潇洒地游历过吴越和齐赵大地,但之后所经历的却是安史之乱、外族入侵、军阀混战等丧乱和灾祸,这些连续不断的灾祸迫使他过着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寄人篱下、贫病交加的悲惨生活。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时身居夔州的杜甫大约五十六岁,身体时好时坏,“几乎是个残废的老人”,已饱尝生活的苦难。此时,我才明白这诗句因何而来。

 

标签:

达尔文

英国

自然选择

《物种起源》

寻找生命的逻辑

分类: 我爱读书---品味书韵

看方舟子的书竟然有点上瘾,翻出几年前家里就有的另一本《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忙里偷闲的看完了。

提起生物学,回想起小学的自然课和中学时代的生物课,俺也曾经很喜欢的一门课。可惜没学成这个专业。

就此做一些读书笔记,以飨自己。

 

关于达尔文“共同祖先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威力

达尔文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共同祖先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把神学赶出了科学圣地。

认为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这种观点不仅是宏伟壮丽的,而且有着强大的解释力量。它使得人们在系统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领域所发现的令人迷惑的种种现象有了合理的解释。达尔文把它们变成了因果科学,将它们统一起来,牢固地建立在进化论之上。

达尔文的贝格尔号之旅中,发现了海岛生物的迁移,从中推断出“适应性辐

(2010-07-14 11:27)
标签:

文化

分类: 生活随笔---绚丽多彩


    昨天晚上看了三部电影,《波特小姐》、《朗读者》和《布拉格之恋》。

总体感觉是,看电影不如读原著。尤其是《朗读者》和《布拉格之恋》,是根据原著改编的,因此更要读原著,不能光看电影。和文字比起来,电影总显出编造和做作的成分偏多,看电影要依赖于导演、演员本身对原著的把握和理解程度怎样,而文字上的丰富多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其实是很难通过表演来表达准确的,只能通过阅读文字本身才能理解。有时甚至觉得电影是种商业运作,为了提高票房和收视率,常常把一些无关宏旨的东西故意夸大,避重就轻,更多的是不适当的夸张。

《波特小姐》是最好看的,文艺传记片,唯美、清新、可爱,以及令人感动,影片展现了十九世纪著名的儿童绘本画家波特的传奇人生。自从我听说波特的故事后,就一直想看这部电影,很羡慕和崇拜她,有才华,富有,个性纯善,虽然波特在爱情上有痛苦经历,但她带给孩子们的活泼可爱、充满想象力的图画故事书同样也吸引着成人,我曾不止一次地听成年朋友说对《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们》的喜爱有多深。谁能说波特不是个杰出的

(2009-08-14 14:36)
标签:

辛弃疾

岳飞

文化

分类: 我的观点---只言片语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两天看重播的《金戈铁马辛弃疾》,讲南宋的大词人辛弃疾,正好和前面的《两宋风云》的历史时间接上了轨(两宋刚讲到宋孝宗时期就结束了),赵晓岚老师正好又延续了前面的历史背景接着讲。

    辛弃疾的词,以豪放、气势恢宏和意境幽远著称,引来后世粉丝众多。而词律是人格精神的体现,辛弃疾是个一心报国,豪气冲天的大英才,本想在孝宗朝中施展非凡的韬略,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他的政治见解独树一帜,很有见地,只可惜没有一个识英才的伯乐来赏识、重用他,世事弄人,辛弃疾终因染病不治而抱憾终生。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在今天看来,更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那就是稼轩词。

    我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受,想拿辛弃疾和岳飞比,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宋朝人,具体来说,就是南宋人,岳飞是武将,辛弃疾虽是文人而非武将,但也梦想着能上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