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医疗改革方案之我见

(2008-12-16 14:00:27)
标签:

财经

分类: 社会热点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   合伙人 王卫华

    历时两年的、16个部委组成的、4所大学和3个知名咨询机构参加的新医疗改革方案在人们翘首以盼之下,终于与大众见面了。然而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案,得到的普遍评价是二个字--“豪华”,即专、绕、涩、大、空。明确地说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形式不见内容。其实,这也是业内探索者意料之中的结果。为什么?因为医疗卫生战线是否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一直是各界人士最大的困惑。如果没有路线的一致性,就不会有方案的可操作性,最终只能是综合各路意见,推出一个有华丽理念而无具体措施的方案。

    必须承认:要在享受过“公费医疗”和“劳保”的人们面前,大谈医疗机构要引入市场机制是需要巨大勇气的。笔者认为:政府是可以运用企业管理的方法和市场竞争机制来管理医疗行业,使医疗机构具有顾客至上、成本控制、创新服务的价值观。理由如下:
 
1.医疗机构存在于市场环境中

    医疗市场是由医疗服务的供方(医生或医疗保健机构)与需方(患者或被服务者)所共同构成的服务网络。医疗市场的上游市场是医疗筹资市场,如银行、基金、投资者;下游是医疗生产要素市场,如人力资源、药品、耗材、仪器、技术等等都是从市场经济的货币与商品交换中获得,医疗服务领域被市场网络所包围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只是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条例大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行政框架内,造成医疗机构体外循环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而体内循环则在计划经济的控制中。
 
2.医疗机构可以引入市场经济的效率机制

    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有效最经济的财富创造机制。市场的本质是竞争,竞争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保证服务质量;竞争可以迫使医疗机构更加深入民众了解需求并快速作出反应;竞争可以给民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竞争还可以提高员工的自尊心和士气,避免组织机构的僵化。市场引导竞争,竞争产生差别,差别引发冲突。这是追求质量与效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3.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

    为了使市场经济更加有效地、公平地运转,通常需要具备六个因素,即供应、需求、获取、信息、规则、和执法,如果没有以上因素,就需要政府通过指定市场规则、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创造或扩大需求等多种途径来重新规范市场,提供这些不具备的因素,也就是政府干预。严格地讲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计划经济将医疗行业看成是政府的附属体,实质上是在执行一种命令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民主的、充满活力的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节。毫无疑问,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主体对利润的过度追求,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种种弊端,这就需要“看得见的手”来管理,这就是法治,法律主要是依靠政府来执行。医疗机构应该在政府制定的法律框架下,掌握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适合自身发展的医疗机构改革方案。
 
    总之,医疗行业放弃市场化和有管理的市场化一直是医疗改革中两条路线的“斗争”。由此推出:关于医疗改革的争论也将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长久话题,一系列的公共卫生政策将在这些经久不息争论中显现、沉淀、明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www.allpku.com/blo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