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用友诞生在中关村,21年弹指一挥间,用友实现了从“一间房”到“一幢楼”再到“一个园”的跨越式增长。
忆往昔,用友软件始于两个人、一台电脑,看今朝,用友一跃成为亚太本土第一大企业管软供应商。作为中国软件发展的开拓者、推动者和见证者,用友用21年的时间和21年的辛勤耕耘书写中国软件的世界级之路。
访问微软受刺激
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的王文京被分配到国务院直属机关工作,1985年王文京参与国管局组织的“行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同年北京科技试验区成立,鼓励专业人员自主创业。也就是这一年王文京打了辞职报告开始了自已的创业之旅。
软件怎么可能卖钱?在硬件盛行,盗版满街的年代,大家的疑问不无道理,软件在那个时期只有疯了才会做的事情,但是王文京却反其道而行,选择了生存极为艰难的软件做为突破口。
数年间亲历了中国软件公司的一次次洗牌,见证了数次与他有同样梦想的青年才俊梦断软件路,但是用友却在9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成为了中关村传奇的缔造者之一,20年来依然屹立不倒。
2003年11月2日,用友软件园在永丰基地奠基,9平方米的出租屋变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产业园,也成为用友公司未来软件产业发展的永久基地。
用友为什么要建设软件园区?现在提起它依然让王文京感触颇深,建设软件园区的想法缘于访问微软所受到的刺激。
十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文京到日本参观了一些IT公司,当时日本称为软件工厂,在一幢大楼里面全是软件的工作人员,几千人的软件工厂,这在当时的国内软件公司中极为少见,此情此景让王文京觉得非常震惊,因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只有几个人、几十人,规模很小,当时王文京就想何时用友也能发展成拥有上千人的软件公司。
九几年的一次访问微软西雅图总部,软件园区环境和规模让王文京的神经再次受到震撼,于是就有了用友软件园的想法,2007年园区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可以容纳4000多人办公,二期和三期可以容纳将近万人,今天园区的规模和环境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国产管理软件的四个竞争优势
用友管理软件发展到今天,已从最初的财务软件扩展到企业全生命期的管理,在用友产品的家族图谱中有面向集团型企业的用友NC,有历经四年研发,世界上第一款完成基于SOA架构的用友U9,有针对中型企业的U8,
也有面向中国小型企业的普及应用产品T1、T3、T6,不光有从高端到入门的四大产品线,用友还通过并购HR,CRM,PLM等实现产品线的迅速扩容,已经形成了从至上而下的全面管理。
在与国际厂商的竞争中,王文京认为,早期SAP,Oracle举旗进军中国的时候,垄断了管理软件的高端市场,国产软件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欧美企业不愿涉入的低端市场,成为了国内厂商撕杀的主战场。
90年代末期用友推出NC
1.0,开始挑战国际厂商的传统地位,市场的竞争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王文京认为,国内现在的中端管理软件市场上,欧美厂商已经不具有竞争力,无论是产品的功能性、服务性,还是性价比方面,在中端市场欧美厂商的主导能力开始萎缩。
此消彼长,用友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第一,在解决方案的功能上结合了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创新,符合中国企业的发展国情;第二,在技术上实现了对国外厂商的全面超越,使当时不可能变为可能,因为用友没有历史包袱,反而有后发优势,完全基于SOA架构的U9问世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三,在产品上更帖近企业的发展需求;第四,在投入产出比上,用友比欧美厂商更有优势。
同时,王文京也预测了未来五年本土厂商将主导管理软件的高端市场。
怎样保障用友U9的实施质量?
除了用友的四大竞争优势外,用友U9也成为近期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一篇《画皮SAP》揭露了世界公司的中国真相,此文一出引起了专家和学者间一场唇枪舌战,在争论之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个SAP以外的名字用友U9,这在十年前是不多见的。
SAP公司的前任大中国区副总裁黄骁俭表示“敢比就是赢,5年前做这种比较的时候,没有国内厂商提出异议,也没有人愿意来进行比较,但今天用友敢于把自已的U9和SAP、Oracle放到一个赛场上竞技,就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
王文京认为:在十年前把国内厂商和欧美厂商放在一起比对大家觉得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当时我们确实不敢说,也没说这个话。
U9作为支持用友未来十年发展的产品,在发布不到一年时间赢得了大冶摩托、摩比天线等数十家企业的青睐。在实施策略上,用友在将在两方面U9的实施质量,第一,U9采用一种全新的实施模式,结合新产品的特点在实施模式上和流程上进行创新。第二,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结合用户的力量和智慧,参与U9的实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