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戏莲叶间

标签:
gb2312楷体宋体莲叶题秋江独钓图 |
分类: 我的评论 |
鱼戏莲叶间
汉·无名氏《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新春浅析:这是一首著名的古诗,与众不同,运用排比句,形象地描绘了鱼戏莲叶间之东西南北的优美意境,看似是重复的废话,却令人感到妙不可言,一连串的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是那么自然、灵动、活泼、可爱,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和感觉,让人跟着鱼儿走。莲叶团团,采莲人儿在哪里呢?此诗只用莲和鱼两个意象作道具,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江南可采莲的动人景色,真是不简单,堪称千古绝唱!此诗也是一首乐府民歌,也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我以前曾根据此诗写了一首很长的诗歌《江南----古诗新韵》,聊作对此诗的另一种解读和诠释吧,全诗如下:我自水乡而来的妹子/划一船歌谣而来/在羞涩的莲韵里/寻觅古老又新鲜的爱情//风传送着一种清香/在月光粼粼的心事里/谁如莲的手/擎起一片春梦/撩拨本是少年的我//闪烁的眼眸里/我读懂了一种/波光粼粼的忧伤/在飘扬的红纱巾里遗落/在结籽的莲蓬里绽放/在不染的藕臂中净化//谁令我望断不归路/令我夜夜/梦见江南/梦见一帘幽梦//顺流飘来的/是谁的相思/如藕千疮百孔结满心事//目光掠过莲塘/我看到远方一扇窗口/闪烁着不灭的火//当风轰动涨潮的夜/我已化作一只翠鸟/啁啾着欲飞不飞/等待着一尾柔情的鱼
唐·韩愈《盆池》: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新春浅析:此诗非常小巧玲珑精致绮丽,意境飘逸空灵。此诗描绘了清晨池水清清,无数水里的小虫游来游去,“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最后一句非常的妙不可言、可爱有趣,描绘了惟有鱼儿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水里游行的可爱场景。此诗比起我在初中学过的韩愈的文言文《小石潭记》更显小巧可爱,令人忍俊不禁。也由此可以窥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不但写大气磅礴的诗文,亦以小巧玲珑的小诗示人矣。
唐·白居易《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新春浅析:此诗形象直白地描写了乐天居士白居易一颗活泼可爱的童心。“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写的是诗人绕着水池悠闲地散步看着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看到儿童在小船上钓鱼玩。“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表达了诗人同样喜欢钓鱼、童心未泯、施食鱼儿却令儿童垂钓的乐趣。此诗直白浅显、饶有趣味,也反映了白居易诗的通俗易懂和老少皆宜。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新春浅析:凉月、柳湾、越中山色、兰溪、桃花雨、鲤鱼上滩等意象次第,令人无限向往。“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描写非常优美,特别是凉月本来就弯如柳眉,却又挂在绿柳成荫得柳湾,真是巧上加巧。“越中山色镜中看”里的“镜”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柳湾的水面像镜子一样,一种是诗人房间里的镜子。“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的三月桃花汛一来,桃花雨纷纷下个不停,半夜里鲤鱼都跃上了浅滩了。这首兰溪渔歌,诗意优美、比喻奇特、意象丰满,诗人如一位高明的艺术家,充分运用了颜色、声音作道具,绘声绘色再现了一幅光与影的优美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将鱼惊不应人。
新春浅析:此诗妙趣横生,描绘了小儿垂钓的可爱姿态。刻画了一个蓬头的小儿侧坐在几乎快要遮住了他的草丛里学着钓鱼,路人向他问路他也不回应,是怕惊了鱼儿不上钩,真是憨态可掬一片痴心。看来,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和善于捕捉生活中动人的一瞬,也是当代诗人要牢记的,我们也要向古代诗人学习。
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新春浅析:读到此诗,我不禁想到了小学五年级时,我的同伴同村同学上书法课时,老师让在练习本上写两页书法十八个大字,我的同伴同村同学竟然贪图省劲写了诸如“一朵朵”、“一串串”、“一个个”等书法大字,两页作业十八个大字竟写了六个“一”字,写好后为让墨迹快干,还从教室墙壁上刮下一些沙子洒在未干的书法字上,老师批改时哗啦啦直响,结果遭到了老师的笑骂。而反观此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光“一”就占了九个字,不但没有累赘敷衍之感,反倒别具一格,如国画艺术里的大写意留白,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有力衬托渲染了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何其的快意潇洒畅快淋漓!看到此诗题目是《题秋江独钓图》,我们方才大悟:哦,这仅是诗人为一幅国画《秋江独钓图》所题写的诗啊!
------2011年11月30日于东莞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