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犹吠折花人

标签:
陆游宋体gb2312楷体鸡犬文化 |
分类: 我的评论 |

隔墙犹吠折花人
唐·曹唐《小游仙》:
冰屋朱扉晓未开,谁将金策扣琼台;
碧花红尾小仙犬,闲吠五云嗔客来 。
新春浅析:早上还未开启朱门,便听到了叩击门扉声,主人还没有前去开门迎客,一只碧花红尾小仙犬就狺狺叫着似在嗔怪客人的到来。此诗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田园生活画卷,寒冷的冬天早晨小屋朱扉尚未开启,远方的客人就来到了。恬静、纯朴、自然、亲切而富有生活味的画面跃然纸上,给人一种恬淡、朴实、新鲜和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感觉,比之现代某些古体诗空洞无物、呆板单调好看多了。此诗重点突出了小仙犬的可爱形态,也反映了犬类共同的看家护院的本能。
宋·吕微之《咏犬》诗:
风恬月朗眠花影,吏不叩门门户静;
何事晓来吠一声,有人采汲门前井。
新春浅析:风恬月朗之夜,犬眠花影,小吏不叩门就显得很安静。早上为何吠一声,原来是邻人到门前的井台旁打水来了。小吏不叩门,大概指的是官家催租或办差,抑或指的是官吏间的相互往来。只是简单的一生犬吠,便道出了生活的味道。
宋·陆游《鸡犬》:
贫家也复谨朝昏,小犬今年乞近村。
糖秕无多深愧汝,狺狺终夜护篱门。
新春浅析:此诗道出了爱国诗人陆游的家道清贫,连家里的小犬也去邻村乞讨吃的了。家里没有太多的谷糠来喂养鸡犬,诗人感到愧对爱犬,但它仍然“狺狺终夜护篱门”,道出了犬类的忠诚护家的本能和对主人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相依为命的可贵品质。
清·李勉有诗云:
谁家庭院自成春,窗有霉苔案有尘。
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
新春浅析:初读到此诗,我以为是元代大诗人王冕写的呢,因为我牢记着他的诗《墨梅图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和此诗比较,两者韵脚相近、音韵相同。李勉的这首诗,意境也是非常精致优美,读来也是琅琅上口、抑扬顿挫、舒缓有致。此诗描写了别家庭院绿树成荫、花红柳绿,窗前长满了发霉的苔藓,案几上落满了灰尘,主人却不知所踪,只有庭院里的犬,还在隔着墙狂吠着偷折花的人。此诗饶有趣味,一静一动相映成趣,静的是庭院,动的是犬吠。最后的犬吠使整首诗的意境鲜活了起来,非常传神、生动、有趣。
清·郑燮有诗云: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处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新春浅析: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郑板桥的诗大都是对民间疾苦的写照和励志之作。我曾写过八阙《如梦令》词咏扬州八怪,其中我为郑板桥写的《如梦令》词是:“板桥喜绘兰竹,常言难得糊涂。竹影摇小窗,犹疑民间疾苦。踱步,踱步,壮志依稀模糊。”此诗随手拈来,田园生活尽入诗中。由远及近、峰回路转、抑扬顿挫、水到渠成。水流、树、春山、茅屋、鸡犬声、夕阳等一一入诗,意象缤纷灵动,诗意盎然优美。“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对仗工整,仿佛一幅对联,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品之意境优美充满诗意。“茅屋深处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一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诗意,纯朴的田园生活令人顿生向往之意。特别是末句“数声鸡犬夕阳中”更是妙不可言,鸡犬声声,夕阳西下,伴着茅屋回绕,只是不见了村人踪迹,想必是去田地里干活未归吧。如再有一缕炊烟袅袅,也许会更添一缕人间烟火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