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花事】八廊街,晨钟暮鼓中转经道上的他们

标签:
藏地花事拉萨·八廊街转经道上的他们摄影休闲 |
分类: 边走边摄 |
2、清晨走过八廊街,在大昭寺门前,我看见一字排开磕长头的信众,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但都带着一颗虔诚的心
西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美丽的梦境,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这是我第六次进藏,想不出到过多少次八廊街了,朋友介绍入住八廊街附近的藏式腔调客栈。从客栈距离八廊街只需要约十分钟的路程,仗着自己比较擅长与藏族同胞打交道,于是,独自一人手持50定焦的镜头,无论清晨、无论深夜,跟随着他们,第一次与他们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俺也在这条转经道上转经
那天清晨(4月4号清明节)走过八廊街,大昭寺门前一字排开磕长头的信众,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心愿,就是到拉萨朝拜。空中传来熟悉的味道,那是煨桑的味道,只见煨桑炉中烟雾袅袅,里面燃烧着桑枝及糌粑粉、酥油,那是他们每天必须做的功课,敬天地敬鬼神及眼睛看不见的无形之存在的生命体;转经道上人头涌动,那是他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听不见吵杂的喧嚣声,诵经的声音如天籁之音在转经道上响起,那是为了修心养性,提升智慧,消除业障。而我,却在一圈又一圈的转经的同时,仓央嘉措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不经意的浮现在脑海中。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八廊街又称八角街,位于旧城区的环形街道,当初是为建大昭寺而建立,又是随着大昭寺的建立和人们对该寺的朝圣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这四座宫殿即为八廊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廊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15世纪后,随着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廊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
转经之路:围绕大昭寺有一小街,便是著名的八廊街(八角街)。在游人眼中这条街为商品街,而在藏族人眼里却另有含意,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拉萨传统的转经之路有有三条,沿大昭寺大殿一周为小转,沿八廊街一圈为中转,沿林廊路一转为大转(约10公里),此三条转经路,都以释迦牟尼像为中心。
4、朝拜、磕头,有信仰的人,既不愚昧,也不伟大,只要心里有光,一旦亮起,就无法现被熄灭
5、朝拜、磕头,有信仰的人,既不愚昧,也不伟大,只要心里有光,一旦亮起,就无法现被熄灭
6、煨桑,敬天地敬鬼神
8、石头地面被他们套在双手上的木块,磨出了光滑又深刻的痕迹。10万个长头,一下一下……
11、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祈福(具体的含义没搞明白,问略懂汉语的藏族女孩,她们也解释不清楚)
12、早晨走进大昭寺的信众,队伍排得长长的,需分批进入,要耐心等待
13、有些人不进去,则将哈达或祈福的用品交给喇嘛,请他们代劳
14、这些是准备入场的人们,要早起,要耐心,只为,能在释迦牟尼像前朝拜
15、我不知该如何称呼他们,每天早上,固定的位置,写上吉祥的用语,买的人也挺多的,也是将其带进大昭寺用于朝拜
16、他们坐在那儿工作的时间不长,等我沿着大昭寺转到第三圈的时候,他们已经收工
23、走累了,歇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行
24、走累了,席地而座,相识的同伴一块儿喝上一杯暖暖的酥油茶,吃上一块香香的青稞饼
那天清晨,在八廊街转了三圈,从阴天到晴天,从阳光普照大地到雪花不期而至,短短两个多小时,各种天象接踵而至,是否也算是圆满。呵呵
————————————————————————————————————
林芝到拉萨因为路况不好,修路、限速等种种原因,早上七点十五分离开林芝的酒店,直到晚上六点半才抵达拉萨,原本五个多小时的车程,硬是走了近十二个小时,无语。打的到提前订好的客栈后放下行李,带上我的小微单,快速往八廊街走去。一转眼,八年没进藏了,大昭寺依然如故。
经询问得知,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利用节假来拉萨磕长头,白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出外玩耍,穿着这样的罩衣,可以保护里面的衣服,到了傍晚及夜晚,他们会聚集到大昭寺附近转经及磕长头
29、数步一叩首,俯身向大地。为超度自己的累世业力,也怀抱着为众生祈祷幸福平安的心
30、数步一叩首,俯身向大地。为超度自己的累世业力,也怀抱着为众生祈祷幸福平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