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马精神

(2010-08-28 09:31:11)
标签:

驴马

龙马精神

水桶

牲口

吕布

武功

在京郊插队的日子里,每一天里干的农活虽说都很累,但俺总是醒得很早很早。

在黎明来临之前,雄鸡并未报晓。只有知青大院后身牲口棚里的公驴们,比鸡叫的还早,那“儿啊儿啊”的大叫,响彻寂静的夜空,吵得俺是再也睡不着。

牲口棚里有十几匹马。七八只驴。

马,作为人类第一种作为代步工具来使用,是用于军事作战。就如飞机的诞生,不是先用于民,而是先用于作战一样。马被驯服之后,成为了人们加快脚步的工具。我国古代的战将和头领,只有他们才会有专用的战马为之服务。那时作战,首先是敌我双方的将官骑马先打。(不像今天,士兵冲锋在前,官儿在后面指挥)几个回合下来,将官或被斩于马下或落荒而逃,将官胜了,挥手指挥士兵掩杀过去,双方士兵混战一场,乱作一团。往往是将先胜的一方军心大振,取得大胜。将的武功神勇功不可没。而将骑的战马也功不可没。要不就有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武功高强的吕布,有了快似闪电的赤兔好马,如虎添翼,威震中原。无人敢与之较量。这就是那所谓的“三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战吕布故事。即便是三个人,也还是打不过他一人。按照古人作战的规则,将都是一对一的对打。三人打一个,便有失公平了。不能说明刘关张的英勇,只能说明他们和吕布比,差得太远。更加彰显了吕布的了得与勇武。后来诗人杜甫写下名扬天下的绝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战术规律,都说明了当时陆战中,马有着多么大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俺对马,极是敬重。

马,战时能作战,闲时也能帮人种田。作用大矣。到了后来,马在现代机械化战争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小,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的诞生,使马这种古老的战争工具,沦为了农村拉车种地的奴隶,那种剽悍骑兵举刀冲杀,昏天黑地卷起半边烟尘的壮观场面,如今只有在电影电视中能见到了。

生产队里的马,都是些极听话,极肯干,极吃苦耐劳的家伙。无论是拉车载物,还是牵铧犁地,马总是不辞劳苦,昂着个头,奋蹄向前,极听人话而卖力。直到太阳落山,马归牲口棚,卸下套来,一身臭汗的马儿,也只不过躺下身来,在土地上滚上几滚,然后爬起来,抖落一身的泥土,再去喝水吃草料。极是辛苦。农人给它的吃食,顶多是在切碎的草中添加些磨麦剩下的麸皮以示犒赏,别无其它。极好伺候。

插队时俺观马,甚为感动。因此对那个“龙马精神”一词,理解较深。过去有一部电影叫作《龙马精神》,主题说的就是人的一种旺盛非凡的精神意志,在和大自然做着殊死斗争的故事。

而对驴,同为牲畜,俺就有些不同看法了。驴比之马,虽说体型稍小,但耳长嘴刁,生性倔强。耳长,听觉就好。但你若喊它出牲口棚干活,它却装着听不见。死死地倚在犄角旮旯,就是不动。说它嘴刁,是指它嘴馋。草不爱吃,爱吃精料。如吃料时,它专捡麸皮吃,把草拱在一边。在田边,只要你看护稍松,它便会伸出长嘴,偷啃地里的庄稼。公驴们还会动辙便高声嘶鸣,丑态百出,以唤起异性的注意。驾车犁地都不行。给马拉个边套也是出工不出力,不用鞭子抽它,它拉车的僵绳总是松松垮垮,抽它几鞭子,僵绳便拉直了。真的是贱骨头一个。

于是,队里的驴,只是去干些如担两个水桶上山送水或担两个筐送粪的轻活。即便如此,驴的生性狡诈在干活中也是一览无余。我曾见一驴背上担两个水桶上山送水。这驴在山间小路上行走,专捡崎岖有树杈拦挡的地方走,为得就是让路旁的树杈刮掉背负的水桶。以偷懒减轻负担。这驴多贼滑!赶驴的老乡见水桶被树杈刮蹭翻在地上,大怒。拴好驴,捡一木棒便打。嘴里骂道:日你的祖宗!奸猾的王八蛋!那驴被揍的疼,便扬后蹄一通的乱踢乱踹,想要伤人。赶驴的更怒。下手更狠。驴被打得急了,挣脱缰绳跑入深山。赶驴人举着棒子是急追不舍。

驴的精神,奸猾狡诈,倔强无比。自已以为比马小,不是主力,便以为可以偷奸耍滑。巧施小计,便可以悠哉悠哉,不干活了。它还总以为人傻,其实,人怎么能与驴相比?驴脑与人脑,根本就不是在一个级别上的事。尽管驴很倔,但是人就利用驴的这种倔劲,造就出了一个“倔驴”的形容词,来骂那些生性干,艮,倔,对谁都犯混的混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招标的浑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