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庆留学记(6)
——在英国读语言的日子
由于庆庆在语言学校的时间很短,只有两个月时间。但却经历了许多事情,也是我们最揪心,最紧张的一段时间。

庆庆学校一角
在英国留学的第一年,庆庆住校,因为原来在国内就是住校生,他还比较习惯。在国内每个宿舍住六个人(他们学校住宿条件还是非常好的),下课回到寝室同学们有说有笑非常热闹;现在每人一间,条件比原来还要好,但也显得孤独。只有在洗衣间里、公用厨房内,偶尔可以遇到从世界各地来的同学。多数孩子出国后一下子懂事了,知道父母的不易,学习也用功多了,大多数孩子在一年内都顺利通过了雅思考试,这在国内是比较困难的。
但因为年龄小,想家、孤独没有朋友、自理能力差、生活不习惯,让一些孩子有打道回府的念头。这个阶段就像婴幼儿的断奶期,需要父母亲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不能一送了之。有的家长认为到国外学语言有语言环境,进步一定很快。其实如果孩子没有自制力,国外的老师教完课就走,根本不会向国内的老师那样督促你学习,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有位国内去的孩子,除了上课整天呆在自己房间里,和谁都不交往,仅靠课堂上学语言,进步当然不会很快了,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没有达到语言要求就无法进入大学学习。尤其是有些孩子觉得终于自由了,没人管了,手里第一次有了那么多可以自己支配的钱,没有计划的乱花钱。英国的假期很多,近期实在没有假期了,就来个银行假期,一些孩子就会到各地旅游,甚至到临近国家旅游,钱花光了就想着法子给家里要。因为同学们的家境不同,有些孩子盲目攀比,生出不少事来。
庆庆虽然年龄比较小,但人缘比较好,又是唯一已通过雅思考试的孩子,很快与不少同学成为朋友。与人交往,学会交朋友,但又要不受不良习惯的影响,学会明辨是非,这点非常重要。出国时我们将学费、生活费都给了他,这确实有点冒险,在国内住校每次回家只有一个月的伙食费是一次给的(学校是包餐制),零用钱是按周给的,那会有时还会回家时没了坐公交车的钱。出国前进行了教育,要求他记流水帐,一周或半个月向我们汇报,让他学会理财。在留学期间,他从未“周游列国”,打工挣来的血汗钱,让他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父母对他的爱。到英国的第一个母亲节,他不光寄来了贺卡,还第一次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给我买了礼物,从此母亲节(英国的母亲节和国内不同,他会注意到这个差别,让我每年能过两次节日)、父亲节、我们的生日他都不会忘记,让我们感到儿子对我们的爱。在他自己布置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国旗,我们的全家福也是他离家时精心放入书包带上飞机的,爱父母、爱家、爱国,在异国他乡得到升华,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说:妈妈,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为妈妈争光!

庆庆的宿舍,房门的装饰还是不脱孩子气。

宿舍墙面的装饰可谓醒目的很,让许多外国同学也很喜欢。
房间不大,但也还整洁,慢慢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
在英国学校每天吃两顿饭,这与在家时每天按时吃三顿饭非常不同,而且西餐开始还让他感到新鲜,很快就厌烦了,形容是“每天喂兔子”。后来回国,见到家人朋友首先说:“谁要说吃西餐我跟谁急”。饮食习惯上慢慢适应,逐渐学会做简单的饭菜(现在做饭菜可不一般了,回来休假,会做好四菜一汤等我下班,那可是相当的好——色香味俱佳),在中餐馆打工除了体验生活的艰辛,可以挣钱贴补生活外,还可以吃到“改良的中国菜”。
读语言的两个月,庆庆主要是争取入大学读书,独自面对困难,面对孤独,学会管理有限的资金和适应国外的生活,同时学会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初步体验一下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该说庆庆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很快适应了留学生活,为他进入大学开始真正的留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17岁的孩子一下子长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