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省亲拾零(4)
——访友有感
每次休假回家,都是我探亲访友的好机会,但每次都因种种原因与不少朋友擦肩而过无缘相见,留下不少遗憾;有些又确实是意外之喜,没有想到的相逢让彼此感叹。尤其是不同阶段的朋友,唤起人生不同时期的回忆,激起感情的涟漪,心中生出不少感慨,每次都会留下美好回忆,分别后依然念念难忘。
而每次休假回家,要到那些地方,通知造访那些朋友,以什么方式相会,时间如何安排,会不会给朋友带来打扰,都会让我思量半天 。
因为人生经历的增加,生活圈的扩大,朋友越来越多,但不同时期的朋友无法同时开个PARTY或同邀一起聚餐,这也是国情、人文不同。我在这里经常会接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因为不存在经济上的问题,每次都会愉快的接待,快乐的分别,盛邀下次再来,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对各方面条件不错的朋友相邀无任何心理负担(由此感到知识改变命运,大学的同学、和小时同学后来取得高学历的人,现在生活的都很好),而那些没有再读书的小时同学,许多境遇就不同了,对这些朋友真要费一番思量了。
庆庆在国外会被邀请参加不同的PARTY或聚餐,同时也会邀请别的朋友聚会,在邀请书上会注明聚会的形式和资金来源,AA制是最常用的方式,许多朋友就是在这种方式下认识交往,最后成为好朋友的。即使是生日聚餐也常常采用AA制,大家在一起吃饭,各自点自己喜欢的食品饮料,最后各自付费,要的是一个气氛,一个朋友在一起相聚的机会,社交圈的扩大,尤其没有“人情债”。
AA制在国内就很难实现,别说AA制,即使客人抢着买单,也会让别人尴尬,怕有显摆之嫌。因为境遇不同,有些很要好的朋友,现在经济条件并不怎么好,我真不忍心让他们破费,真觉得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在一起能喝杯凉白开,一起海阔天空的聊一下别后生活,就是幸事,可现在很难做到。毕竟见面的机会不多,中国人爱面子,但也确实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有人说我想的太多了,可对生活在内地收入不高、退休在家、尤其是许多早早下岗,经济不富裕的朋友,接待客人,参加聚会有时确实会是一种负担。
这次回家,一位同学儿子的婚礼为我解决了一大困扰,太好了,送上一份贺礼,可以见到许多同学(他告诉我有不少同学要参加)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就像一位朋友说的,今后哪有喜事、高兴的事我们就去哪,何况让我巧遇呢!婚宴上,见到不少老同学,有些已经30多年没见过了,要是在街上从身边走过,也许(有些为一定)都不会相认。看到朋友们健康快乐,家庭幸福,许多儿女已成家立业,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真为他们感到高兴。在这里不管是已做了将军的同学,还是仍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同学,或已退休在家抱上孙子的同学,大家的关系简单明确——同学,多么亲切!
在这里我见到一位中学同学,来得最早,(我们怕路上有情况从外地提前赶到,没想到他来得更早),相认后他热情地接待我们,但后来在婚宴上却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很是奇怪,经打听才知道:这位同学(在校时就有轻微残疾)毕业后回乡,生活一直比较拮据,但女儿却很争气,考上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因为学费问题很是烦忧,同学们得知后伸出援助之手(很遗憾当时不知道,不然我会尽一份力的,毕竟比资助其他贫困生更多一份情感),让他的女儿读了大学,学业很好,今年刚毕业。同学们达成共识,凡是要礼尚往来的事都不通知他,但每次他知道了都会赶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然后悄悄离开。为了不让他为难,大家也顺其自然,不过每次大家能见到他,看到他依然健康快乐,听到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也感到欣慰。
朋友可爱的外孙女,因为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当说小姑娘是个外国人时,她不高兴的闭上眼睛不予理睬
当听到说她是一个漂亮的中国小女孩时,她笑了,多么可爱!
我现在觉得这种聚会方式也很好,既是有喜同庆,又可以朋友相聚,愿朋友们喜事连连,生活越来越好;更喜欢同学大聚会这种方式,一下子可以见到许多同学,即有团体的交流,又有个别同学间的交流,既热闹又喜庆。只是要有热心人来操办,范围越大组织工作的工程越浩大,不易啊。祝愿我们的同学会成为同学交流的平台,让我们的友谊长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