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眉目”到底是怎样的?
标签:
林黛玉 |
分类: 《红楼梦》新解 |
作者:九峰真人
《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眉目的描写,红学界直到现在也没理清个“眉目”。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红楼梦》出版发行采用程乙本做底本,因此关于林黛玉的眉目描写,通行与流传的说法是程乙本的“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程甲本、梦序本(甲辰本)这个地方跟程乙本完全一样。而甲戌本原来是“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口非口口口口”,后来修改成与程高本、梦序本相同的“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并且旁边有侧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奇目妙目,奇想妙想”。
己卯本和杨藏本(梦稿本),出现类似的抄写问题,原来都是抄成了“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显然都是在抄出以后发现漏字,后又添补了内容。己卯本最后添补的内容是“似笑非笑含露目”,而杨藏本添补的内容则是“似喜非喜含情目”。杨藏本后一句与甲戌本、梦序本一样了,但前面眉毛又有出入,杨藏本是“罥烟眉”,甲戌本等几个版本则是“笼烟眉”。己卯本则是眉毛与杨藏本同,眼睛又是“似笑非笑含露目”。
2012年天津发现的庚寅本,林黛玉的眉目描写为“两弯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是笑非笑含情目”,旁边与甲戌本一样有侧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奇目妙目,奇想妙想”。
从塑造林黛玉性格特征看,无论“似笑非笑”还是“似喜非喜”都十分别扭——悲情人物的眼神中与生俱来的忧悒荡然无存。
庚寅本的“罩烟眉”非独有,南图本、戚序本、蒙府本都是如此。但南图本等这几个版本,
“目”句抄漏了,都是“两弯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并且有双行夹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奇目妙目,奇想妙想”,不过没有像己卯本、杨藏本那样在旁边添补完整。
列藏本的描写出人意料,这个地方则是“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这个说法,在现在出版物基本得到认可而逐渐盛行。
2006年,卞亦文高价购买的一套十回抄本中,又出花样,趣味横生,对于林黛玉的眉目描写竟然是“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飘非飘含露目”。
庚辰本此处则是“两湾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与其他版本均不同。舒序本此处则是“眉湾似蹙而非蹙,目彩欲动而仍留”,也是独具一格。
通过对比这些抄本中对于林黛玉眉目的千奇百怪的不同描写,可以清楚发现,在早期传抄的某个环节中存在抄漏,或者底本出现墨污虫蛀的问题。由甲戌本用朱笔留出的空字(后被填补)来看,更可能是后一种情况。而南图本、戚序本、蒙府本等这几个本子或其母本,则直接抹去痕迹,以
“一双俊目”带过,但批语还保留了“奇目妙目,奇想妙想”。很显然此处原文还有其他内容,“一双俊目”怎么也称不上是“奇目妙目”。
最后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真相,这句话原本的说法是出乎常人意料的。原句应为“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凄非凄含露目”,这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告诉的答案,列藏本与之最接近。《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带给人们的冲击是颠覆性的,结论是终极性的。所有的纷争,在《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面前立即哑火。红楼观止,仔细品味,还没有比这个说法更完美的!
(本文由潇湘夜雨整理)
————————————————————
校对:王华东 安妮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后一篇:《红楼梦》里的多姑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