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大红迷期待主流红学放开言路,回归学术精神

(2017-11-21 21:47:54)
标签:

曹雪芹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王华东


广大红迷期待主流红学放开言路,回归学术精神

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主办的2017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刚刚落下帷幕。据读创记者刘娥报道,来自全国120余位红学研究者齐聚一堂,探讨当代《红楼梦》研究的发展与传播,深入交流了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为红迷,很希望有新的成果。这次大会有一点我认为比以前有进步,就是提出进行《红楼梦》的本体研究,即对《红楼梦》作为小说文本的研究,包括版本、鉴赏评点、作者经历、红学史、思想艺术成就研究等。以前红学老前辈连篇累牍地考证曹家家事,把曹家的祖辈和旁系亲属都纳入了红学研究,严重偏离了《红楼梦》研究的大方向和重点。如果能回归文本,不啻是个好消息。

但是,谈到《红楼梦》作者问题,报道说:“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于《红楼梦》的作者提出质疑,至今有70多种‘作者新说’。对此,红学会会长张庆善以及红学家胡文炜均在会上表示,不管是从《红楼梦》中的叙述,还是脂批本,抑或是和曹雪芹的朋友有密切关系的永忠、明义、敦诚、敦敏、袁枚等诗人,都告诉我们《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的著作权不可剥夺。虽然不断有人出来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可他们又拿不出一条可靠的文献资料来证明《红楼梦》是什么人写的,仅仅凭着想当然和主观臆测,这是站不住脚的。”主流红学居然还是抱着敦诚、敦敏口中的曹雪芹不放,还认为作者是乾隆朝的曹寅之孙,太令人惊讶!说别人“拿不出一条可靠的文献资料来证明《红楼梦》是什么人写的”,主流红学的曹雪芹也没有可靠的文献资料来证明《红楼梦》是他写的!那四个人的材料矛盾百出,早已被非主流红学研究者驳得体无完肤。永忠说的“曹侯”没见过,是猜测;明义的诗与文本对不上;敦诚、敦敏的诗文没有提到曹雪芹写过《红楼梦》,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的说法只是来自《四松堂集付刻底本》的一条笺注;袁枚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连胡适都认为不对。难道这些是可靠的证据吗?

广大红迷期待主流红学放开言路,回归学术精神


(《四松堂集付刻底本》)

《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没有戏曲才能,没有绘画知识、医学知识、饮食知识,没有丰富的诗词歌赋传世的人,一个活了四十多岁,没有任何文学作品传世的人能写出中国小说的顶峰之作吗?连胡适都不相信,他说:“曹雪芹是个天才而没有机会得着休养训练的文人——他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往来朋友、中国文学背景等等,都没有能够给他一个可以得着文学休养训练的机会,更没有能够给他一点思考或发展思想的机会。(前面讥评的‘破落户的旧王孙’的诗,正是曹雪芹的社会背景与文学背景)在那个贫乏的思想背景里,《红楼梦》的见解当然不会高明到那儿去,《红楼梦》的文学造诣当然不会高明到那儿去……”实际上,敦诚、敦敏说的那个曹霑号雪芹跟《红楼梦》书中的曹雪芹没有半点关系,书中的曹雪芹只是一个化名。书中的内容尚要用“一喉二歌”的手法“真事隐”,居然还有人把一个化名按图索骥!

读创记者在报道中说到,澳门知名学者潘知常在会上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在红学界所谓的“红学”完全是一个特定概念,指的是以曹学为中心的版本学、脂学、探轶学在内的“四学”,而一般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却反而不在其中,这势必使红学之路越走越窄。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走出红学的“四学”,真正走向《红楼梦》研究本身。这种研究可称之为“后红学”,而“后红学”的研究范式应当是为美学的,是把《红楼梦》当做一个独立的世界,去关注《红楼梦》如何解释人生、解释社会。

潘先生的这段话说得好,说出了红迷的心声。而红学会再抱着曹雪芹作者,搞曹雪芹家事研究,排斥广大民间研究者的新观点,势必使红学之路越走越窄。

这次研讨会提出了红学研究应回归经典本身,那我们要看主流红学怎么回归。撇开作者问题来说,首先搞清楚《红楼梦》这本书创作于什么年代,是乾隆朝还是康熙朝?乾隆皇帝认为《红楼梦》说的是明珠家事,裕瑞认为写的是康熙朝的事。现在70多个新作者说,大多数都是认为作者是康熙朝的明遗民文人,怎么能装作看不见?据说张庆善会长对王巧林考证顾景星作者说的探索给予肯定,那一定不会无动于衷。实际上有多位红学会的重要成员对新作者说探索的学者给予了支持,而这些作者说都是康熙朝的。

广大红迷期待主流红学放开言路,回归学术精神


(王巧林和张庆善合影)

中国红学会作为《红楼梦》研究全国最高学术团体,要有宽容心,不能自以为真理在手,唯我独尊。真正的学术精神,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兼容并包。不能容纳不同观点的研究团体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那是胶柱鼓瑟、闭门造车、党同伐异、孤芳自赏,严重违背学术精神。希望此次研讨会后,红坛能真正回归经典,回归文本,出现新气象。希望官方主办的《红楼梦学刊》放开言路,对于文本中的不同看法敢于鼓励争鸣,对于不同作者说要允许平等探讨,对于索隐方法要开放言禁。红迷们都在关注着中国红学会的态度,因为你们应该是代表中国《红楼梦》研究的最高学术成就,代表广大红楼梦研究者的心声,而不能沦为少数官方研究者一种流派的代言人。

————————————————————

校对: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