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四次接驾的甄家是指曹家吗?

(2017-10-23 18:42:31)
标签:

曹寅

胡适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九峰真人  至真斋主

《红楼梦》第十六回有这样一段文字: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胡适据此指出“独他家接驾四次”正好与康熙六次南巡时曹寅接驾四次完全对应上。胡适派红学家们也都把这种附会当做了铁证。顾颉刚是胡适的坚定支持者,他因为写曹寅传,搜集到了翔实的资料,发现曹寅不是四次接驾,而是五次!

《红楼梦》中四次接驾的甄家是指曹家吗?


其实,翻开历史,我们不难查到康熙南巡足迹。下面我们看康熙南巡与曹家接驾:

康熙二十三年:第一次南巡。曹玺为苏州织造(计划接驾,但曹玺死于南巡前而改为他人应急)

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

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曹寅作为江宁织造(南京)接驾。

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曹寅作为江宁织造(南京)接驾。

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曹寅作为巡盐御史(扬州)接驾。

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曹寅作为江宁织造(南京)接驾。

康熙四十六年:第六次南巡。曹寅作为江宁织造(南京)接驾。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曹寅是五次接驾,跟《红楼梦》中提到的四次接驾根本对不上号!怎么四次接驾就是指曹家?

又《振绮堂丛书》内有《圣驾五幸江南恭录》一卷,记康熙四十四年的第五次南巡,写曹寅既在南京接驾,又以巡盐御史的资格赶到扬州接驾;又记曹寅进贡的礼物及康熙帝回銮时赏他通政使司通政使的事,甚详细。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也说: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接驾。也就是说曹寅一共五次接驾。

《红楼梦》中四次接驾的甄家是指曹家吗?


胡适在喊出四次接驾后,得到俞平伯和周汝昌的赞同,胡适的观点很快就影响了全国。顾颉刚发现问题后给胡适写信,说史料记载曹寅接驾应该是五次。胡适傻眼了,只用了百许字表示曹家确实是五次接驾。

俞平伯、周汝昌很聪明,他们从此不再提曹寅接驾的事了,也不再进行“甄家四次接驾”的考证。然而,胡适的错误至今仍被他的支持者们当做《红楼梦》写曹家事的“铁证”,喋喋不休地拿曹家五次接驾对应《红楼梦》中的四次接驾。有的人也发觉曹寅五次接驾对应不上四次接驾,于是就说,《红楼梦》中说的四次接驾指的是曹寅在南京接驾,在扬州接驾不算。总之,胡适的追随者们总是要想方设法把《红楼梦》附会成曹家事,把本是化名的增删者“曹雪芹”安在曹寅的孙子头上。

其实《红楼梦》这段情节很明确说的是“太祖仿舜巡”。胡适及其追随者们完全不顾“太祖”、“仿舜巡”关键词。再说,清朝的太祖可不是康熙,清朝的太祖努尔哈赤始终龟缩在辽东,他从未到过中原的江南。“太祖仿舜巡”跟曹寅接驾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从宋朝至清朝,宋、辽、金、元、明、清六朝开国皇帝都有“太祖”庙号,辽,金,元,清太祖可以直接排除,因为他们在位时并未入主中原,故南巡是绝无可能,更何况明确说出扬州姑苏南方地名以证。唯有宋朝和明朝两太祖之一有此可能,排除宋朝无需多言,因此,《红楼梦》里的“太祖仿舜巡”只能是指明朝。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