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读《红楼梦》

标签:
吴梅村曹雪芹贾宝玉史湘云 |
分类: 《红楼梦》新解 |

——草根说红楼梦微信群精彩聊天记录集萃
红楼传音:
兼美,我一直理解得不透。钗黛合一怎么解读啊?
至真斋主:
彼此兼容,和睦共处。也就是今天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上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共识。
红楼传音:
哈哈哈 解得妙!
吴雪松:
高鹗、程伟元等清人读红楼梦,一看便知其内涵。所以要想读懂红楼梦很简单,一手拿着抄本,一手拿着通行本。哪里不一样,仔细想一下改动原因。全文都遵循一个规则,那就是避开明清话题。等你明白篡改原理,石头记原理也就恍然大悟。一万个人读红楼梦,都是读出一个思想内涵来。
至真斋主:
高鹗一手拿镐,一手拿枪,见了碍语就刨掉,见了反动情节就枪毙。
茗烟:
石頭通不通靈我是不知道,這書在作亂我是看見了。
至真斋主:
把黛玉设计成病秧子,把宝钗设计成女汉子。太妙了!
观心:
本来挺喜欢宝釵的……可现在真有点怕她了。
至真斋主:
尔从今以后不许再稀饭宝钗。远离宝钗,既寿永昌。
观心:
我也是女汉子,我不想学林妹妹,痴情一个花心大萝卜,人家还最后娶了别人……
茗烟:
寶玉花心?你這書是怎麼讀的?
观心:
他没保护好黛玉,再多的情也没用。
茗烟:
我怎麼讀的是黛玉保護著寶玉?白蛇護著許仙。
观心:
黛玉一直在保护宝玉,可宝玉没保护好黛玉。
红楼传音:
看看这是宝玉的婚姻观。这是表面的含义。红楼梦表里皆有喻也。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宝玉听了,忙问如何。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dì】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吴雪松先生批:此其一是伏后文黛玉之死宝玉接受宝钗,其二折射朱明已亡必有新主,一国无主也不能为国,因此用小实例来言“大道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因又忙拉芳官嘱道:“既如此说,我也有一句话嘱咐他,我若亲对面与他讲未免不便,须得你告诉他。”芳管问何事。宝玉道:“以后断不可烧纸錢。这纸錢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芳官听了,便答应着。一时吃过饭,便有人回:“老太太、太太回来了。”【吴雪松先生批:亡友祭悼化纸,亡国祭悼化心】
【吴雪松先生批:一句“绿叶成荫子满枝”,引出“狂風荡尽深红色”,言明朱明已经淹没在清風里,藕官化纸为悼旧友,引出宝玉香案,祭奠亡明,“他们”便是如今的红学家,自然“皆不知原故”】
至真斋主:
是黛玉没有保护好宝玉,所以才还泪。黛玉保护宝玉要理解成保护华夏皇权江山,不能理解成保护爱情。
观心:
国家大事不懂,只是看感情觉得黛玉真的很苦。
吴雪松:
宝玉可以看成男一号,也可以看成皇权,最终也会落到清人手里。宝玉大名是什么?书里没有交代。但我们知道玉玺的小名叫宝玉或者大宝。看看宝玉所配之玉的文字,再看看传国玉玺李斯的篆文。
至真斋主:
如果看成爱情,那就只看成爱情好了,千万别搅在一起。现在很多人是搅在了一起。如果跳出来看,看出是历史皇权争夺战,那就别想是爱情争夺战。
观心:
越看越严肃,越看越伤心。
至真斋主:
主要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而伤心吧?
观心:
明清历史更伤心。我还是做个没心没肺的闲人好,不看了。
茗烟:
小說雖然有主線,但是也有副線,又副線,玩副的就好啦。
至真斋主:
这种历史事件拟人化的高超立意,这帮作者们是咋想出来的!叹叹!
茗烟:
齋主,从丫頭可以看出小姐的死法,那寶玉呢?
玉玲珑:
鹿死谁手呀。
至真斋主:
其实作者设计的不是宝玉死亡,是宝玉流浪。黛玉死亡,寓意汉族江山完了。江山完了,皇权丢了。宝玉只有去流浪。
茗烟:
黛玉肩上的擔子好重。
至真斋主:
作者有一个大预言设计,贾宝玉的结局是跟甄士隐结局相对照的。甄士隐不是死亡,是归隐。贾宝玉因为代表皇权,结局不是甄士隐普通士人的归隐。而是江山没有寸土属于他,无处归隐,只能到处流浪。
吴雪松:
悲剧中石头记也是世界之最。历史之最。文学成就空前绝后。永远不会产生与其媲美的作品。外国文学更不能达到这个高度。只有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字才能实现这个伟大作品的诞生。这是一种不能复制的文学艺术。真正彻悟石头记,其他小说就很难再读进去了。
至真斋主:
有人说贾宝玉怎么不走仕途?怎么不......等等。这是没搞清楚作者设计的贾宝玉代表什么。他们把贾宝玉当成人了。其实贾宝玉是皇权符号象征。
吴雪松:
皇权的人格化。
至真斋主:
说穿了,红楼梦就是用人格化来演绎历史和未来的预言。史湘云是记载这段历史的,可是在官修的,被粉饰甚至篡改的历史中没有她的地位,所以最后要与宝玉相遇共同流浪,来见证那段真实的历史。
吴雪松:
红楼梦不但不是反封建的,而且是极端的汉本位保皇主义思想。跟主流红学认知完全相反。胡适的所谓新红学在挖苦嘲讽与打击老红学以后,其实才是一句红楼梦没看懂。
至真斋主:
史湘云之所以来到贾府就跟薛宝钗住在一起是因为清的强势正在或者已经夺取政权。偶尔跟黛玉在一起吟诗是因为黛玉的气数差不多了。
茗烟:
雨村樂見寶玉這有什麽說法?家敗後為什麼不幫幫寶玉?
至真斋主:
贾雨村只对皇权感兴趣。贾宝玉把皇权丢了,贾雨村还理睬贾宝玉干嘛。人家贾雨村是谁掌权对谁感兴趣。贾雨村是皇权的奴仆。
茗烟:
原來如此。
千湖水墨:
喜欢宝钗是否因为电视剧的演绎?影视无法表现文字反照的故事,也难怪无法察觉宝钗的阴毒腹黑了。宝钗是腹黑女。一旦你察觉作者用花在暗喻什么,那么冷香丸的寓意也就明白了。也就看懂宝钗吃冷香丸背后的寓意。十二是地支之数,泛指之意类似
all kinds
of。可卿葬礼,十二生肖全部来祭,用地支之数喻天下人来祭。冷香丸里用十二之数,泛指天下各色各类的'花',冷香丸,群芳髓,宝钗到底在吃什么?想通了,你就明白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要不要索隐?索隐是否是正确的品读作品的手法?冯渊你'索隐'出了'冤',那么薛蟠你就能索隐出'孽'。为了提示你索隐,作品里大量批语还特意提示你了。生怕你没明白背后作品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既然霍启是隐祸起,冯渊就可以隐逢冤,薛蟠就可以隐冤孽。作品开篇就已经明说了,作品背面的故事已经隐去,作品背后的故事才是作品真正想表达的旨意。因此,随着作品提示去索隐,察觉所隐之事,便是反照风月鉴的方法。
至真斋主:
红楼梦就是:风——花——雪——月——春——秋的故事。设计的非常巧妙。
千湖水墨:
风——清。
花——华夏。
雪——金、清。
月——明。
春荣秋谢花折磨。
荣谢:兴亡。
春秋:历史折磨。
至真斋主:
一击多鸣,一喉数歌。在春天葬花。在秋天咏月。在凸碧山庄咏天上之月。在凹晶馆咏水中之月。
千湖水墨:
在金玉良缘已铸成之时怀念木石前盟。看得深入了,便会辛酸流泪。
至真斋主:
花——华夏、人、英魂。一喉数歌。雪宝钗吃尽百花。丰年好大雪(薛)——这是批语明确告诉我们的,这个不是索隐,是批书人的明示。
千湖水墨:
可怜的呆香菱,在门里被拐走,被拐子打怕了,连父母祖宗都不敢说,衣裙被人污了,她换了新的,旧的也不要了。不去追源溯本,虽有可卿的品格模子,虽有勤奋学诗的资质,却难逃做奴的命运。香菱算不算忘了本的呆子?被打怕了,只说拐子(门子,葫芦僧)是亲爹。不记得了,自然是故事塑造的情理。可作品取事说理在告诉读者什么呢?
至真斋主:
根并荷花一茎香——你呆香菱本来是华夏人。菱花空对雪澌澌——尽管你呆香菱心甘情愿的在薛家为奴,可是也难逃被折磨致死的命运。先杀穷鬼。后杀富人。圈地蓄奴。逃跑追杀(逃人法)。雪宝钗吃尽百花。红楼梦这部书如果不对应明末清初那段历史,根本就休谈字字看来皆是血。
千湖水墨:
花落人亡。
至真斋主:
一部小说被解读的五花八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千湖水墨:
一部小说被解读的五花八门。到底是什么原因——文化断代造成的。
至真斋主:
我对胡适的思维很好奇。书中写的很明白: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怎么胡适就认为曹雪芹是唯一的作者了。难道他连增删是咋回事都不懂?
何玄鹤:
是啊,在谁的上面增删?这是基本的逻辑。胡适的毒害太深了,因为从中小学课本上就已经把曹雪芹与红楼梦绑在一起,以致很多人从幼小的心灵中就植入了对曹的无限膜拜。以致不愿意接受别的任何人。
至真斋主:
胡适是什么观点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1964年那个特殊的时代,伟人的一锤定音。至今红学家们还在继承那份政治遗产。
前一篇:黛玉结局及贾雨村原型之辩
后一篇:德国大学教授评价中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