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之我见--浅谈《红楼梦》旨意

(2016-06-06 09:46:00)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一池清荷
《红楼梦》之我见--浅谈《红楼梦》旨意

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人颇多,观点也各异。读了很多别人的见解之后,发现总是与我的观点不尽相同。所以试着写出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下面让我们从【甲戌本凡例】的《红楼梦》旨意开始分析。

原文:《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1.《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

众所周知,《红楼梦》描写的主要是贾家的兴衰,宝黛的爱情。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红楼背后的隐喻。

我赞同此书是明遗民所作的观点。我认为作者作此书有两个目的:

一层是要记录当时明清鼎革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各类代表人物,“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蒙侧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照传”。

另一层是改朝换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作者在书中预演了满清政权被新的政权所取代,同时预言满清寿命为百年。第一回,娲皇氏炼石补天之时,“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批语说:合周天之数。《礼记·月令》唐孔颖达疏:“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三万六千五百除以三百六十五日,刚好是一百。宁荣二公之灵托付警幻仙子规引宝玉入正:‘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秦可卿给凤姐托梦:“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 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关于清朝的百年寿数这一观点,也是当时很多明遗民的共识,许多诗文当中都有体现。在以后的文章中再和大家分享。

作者将这两层目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明亡的史实演绎满清的灭亡。《红楼梦》的主旨就是以贾家的兴亡为主线,以明亡之史实演绎满清经历的百年人间梦幻。不论脂砚斋的一击两鸣,还是戚蓼生的一声两歌、一手二牍,都是指作者用一份笔墨同时描述明清两亡。

2. 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

风月,指男女情爱之事,情欲,即清欲。

风月宝鉴“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是警示贾瑞戒动风月之情,也是告诫满清不要有非分之想,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风月宝鉴“有济世保生之功”,世指世间,人世,指当政的清朝,若能以明亡为鉴,就能保得江山稳坐,这是作者大慈悲处。

风月宝鉴“两面皆可照人”,“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正面是佳人才子淫词艳曲,背面是骷髅白骨国破家亡。

“此书表里皆有喻”,“国破家亡”含义又分表里两层,表层为明亡故事,里层为清亡故事,明清两亡互为映照。所以《红楼梦》一书,里里外外加起来一共三层。
3. 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

自譬,自喻。作者以石头自喻。这石头无才补天,自嗟自叹,是作者自悔国破家亡时无所作为。书中写娲皇氏炼石补天之时,“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三万多块石头,他是最无用的一块。就是这样一块一无是处、被娲皇废弃不用、粗蠢到只配踮脚的石头,经过和尚的一番美化,到了贾府成了众人呵护的宝贝,可知这贾府卑微且不识货到何等地步。

4. 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

点睛,睛拆字为目青。这三个书名,都点“清”。

5. 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

?《红楼梦》十二支,为什么一定是十二支曲子?因为十二支暗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又暗合十二属相。地为在世之满清,天为已亡之朱明。这是《红楼梦》十二支点清之处。支字还有支离分散之意,《詩·大雅》本支百世,《韻會》庶也,这些注释与书中主旨也都是相符合的。将来的文章中我们再做更细致的分析。

6. 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

道人与地是分不开的,道人跛足皆因地陷,道人专管道上之事,专度在世之人,甄士隐、柳湘莲、贾瑞等。作用就是使满清速亡。錾字拆字为斩金,此是《风月宝鉴》点清之处。

7. 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

道人亲见石上所书故事,石头所记之事又是石头亲见亲历之事,所以又称《石头记》。

月之旨意为脂,石之亲见为砚,这就是批书人脂砚名字的由来。月之旨意就是要石头来见证满清的灭亡。

癸酉本第一百零八回,湘云叹道:“自古月神掌管人间之兴衰浮沉,月之旨意要你死你就得死,要你败落你就不得荣盛”。由此也可看出癸酉本与前八十回的契合度是相当高的。

石头城:金陵(南京)又叫石头城,因城西有座清凉山,别名石头山。民间传说清凉山上的“鬼脸城”是古石头城遗物。鬼脸城是明城墙的一处城头,有一块状如鬼脸的红色砾岩,与城下水塘构成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鬼脸照镜”。

8. 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的金陵,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南京,而是取其字意,为金之陵墓。要想知道金陵十二钗确指哪一位,要与十二钗簿籍和红楼十二支曲对应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