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丙申年命理约言

(2016-02-04 22:37:09)
标签:

命理

今天17点46分太阳到达黄经315°,交立春节。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春标志着一年春天的开始,然而立春不是简单的节气转换,而是流年的交接点。今天交立春流年干支从乙未转换到丙申,天干由乙木变成丙火,地支由未土变成申金。天干与地支的五行属性随之而变。芸芸众生禀受天地干支阴阳五行之气而生,生年生月生日生时,四柱八字造定命理,是为先天造命。月柱干支生成大运,每组大运干支与四柱干支作用,主宰十年之吉凶。又有流年干支与大运干支之间作用,流年干支与四柱干支之间作用,它们之间组成复杂的作用关系,于是人的流年吉凶随之而生。

人甫一出生,四柱干支组合已定,干支位置、旺衰、作用已定,四柱格局已定。四柱干支所代表的比劫、印绶、财星、官杀、伤食等六亲,其吉凶属性已明。再逢大运干支与四柱干支之间、大运干支与流年干支之间、流年干支与四柱干支之间,三组关系的作用,其每个人在此流年的吉凶各个不同。四柱干支六亲是现实生活种种现象的高度抽象归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是四柱干支的映像投影。干支作用,五行相摩,阴阳相荡,造成天地和人类社会万象种种,可谓一击多鸣。

针对丙申年,四柱日主喜丙火者,大运甲乙丙丁生助丙火则吉;壬癸戊己克泄丙火则凶。忌丙火者,大运甲乙丙丁生助丙火助纣为虐;壬癸戊己抑制丙火逢凶化吉。大运逢庚辛甲乙若为四柱日主所喜者,流年丙火克泄庚辛甲乙则凶。大运逢庚辛甲乙若为四柱日主所忌者,流年丙火克泄庚辛甲乙则吉。四柱喜申金者,大运逢丑辰湿土生流年申金则吉,大运逢申酉金助流年申金亦吉;大运未戌燥土、巳午火煅克流年申金则凶,大运逢亥子水泄流年申金亦凶。四柱忌申金者,大运逢未戌燥土、巳午火煅克流年申金则吉,大运逢亥子水泄流年申金亦吉。

若丙火为虚神,四柱天干有辛金,则丙火填实。丙火因合而填实不再是虚神,而以实神正断论吉凶,丙火合绊合克辛金,丙火或生或克或泄或耗日主。日主喜丙火生助者,生助为吉;日主忌丙火生助者,生助为凶;日主喜丙火克泄耗者,克泄耗为吉;日主忌丙火克泄耗者,克泄耗为凶。若丙火为虚神,四柱天干无辛金,则丙火为纯虚神。此时,日主喜丙火者,反断为凶;日主忌丙火者,反断为吉。若申金为虚神,四柱地支有寅木、巳火,则申金填实。申金因冲、合而填实不再是虚神,而以实神正断论吉凶。四柱地支寅木喜申金冲者,申金冲之为吉;寅木忌申金冲者,申金冲之为凶。四柱地支巳火喜申金合绊者,申金合绊巳火为吉;巳火忌申金合绊者,申金合绊巳火为凶。若申金为虚神,四柱地支无寅木和巳火,则申金为纯虚神。此时,日主喜申金者,反断为凶;日主忌申金者,反断为吉。

四柱干支其正断、反断之理,源于干支都有天生职责,四柱不现此干支便是缺位失职,未恪尽职守行生杀予夺之权,故而吉凶颠倒,此不现之干支若在大运或流年出现,又不与四柱干支发生合、冲、刑作用,是为纯虚神而反断是也。

若四柱地支有子辰而无申金,此时流年出现申金为四柱地支子辰被合绊。被合绊者如同被绳索捆住不能伸展。凶神被合绊如歹徒被制服不能行劫作乱。吉神被合绊如忠臣蒙冤不能抑恶扬善。喜合绊自然为吉,忌合绊当然为凶。若四柱地支申子辰三字全,流年出现申金不为三合绊,而是以申金单独论吉凶。古人论命见三合六合误以为吉,实测多有不验。还有三合六合成化之说更是牵强附会。至于申酉戌三会局亦是子虚乌有。论命干支生克是正理。所谓调侯、神煞之说应抛弃。

生我者父母,亲我者兄弟姐妹,携手同行者夫妻,延续香火者子息。是为家庭家族。家族有家族运。其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和子女之运气彼此同息。观一人之命造可知他人。一个家族的运气集合便是家族运。家族运起起落落,盛衰有时,如无意外少有断绝。故无末世之说,只有衰落譬喻。《红楼梦》之末世乃是朝代国家之末世,以家喻国,非指贾家一个家族之运气,不然书中众多的人物作者都云生于末世,如贾雨村非贾家人亦称生于末世作何解?由此可知某些红学家认为末世指贾家是妄称,非作者用词不当也。

由家族运而及之地区运,故而有地区繁盛者,有地区穷困者。再由地区运及之国运,其理亦然。国运昌盛,人民幸福和谐安居乐业。国运衰落,百姓困苦不堪乱象横生。国运者,国民之运气集合也。人民运好,国运则强,人民运孬,国运则衰。五行作用,天地法则,孰能逃过?丙申之国运否极泰来,无去岁之乱象,有开来之惊喜。斗转星移,祥瑞北生。经济反弹,百业复苏。

丙申于己,于吉于凶都是上天所赐。吉则不忘形,凶则不悲戚。顺境要警钟长鸣,逆境要自强不息。虚心学习,修炼身心。探赜索隐,学术精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