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抄袭客:盗用莱布尼茨动能公式
(2018-05-25 18:01:49)短评:都说爱因斯坦伟大,原来就一抄袭客。且看,物质
m 受力 F 作用,在t时间内以速度v移动的距离 L=vt,即为能量 E = FL =
Fv t。牛顿第二定律定义力
F =
ma。即物质 m
受恒力作用以匀加速运动,并获得匀加速度 a
。匀加速运动动能公式是法国物理学家科里奥利(Coriolis, Gustave Gaspard
de ,1792~1843)提出来的。为 E
= FL = maat= mvv/2。简单推导为,作用力起始时间t0时刻的速度为v0,作用力截止时间t1时,速度为v1。在此期间加速度的算术计算公式为a
= [(v1-v0)/2。算术意义为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加速度的算术计算结果与与按照加速度无限小增量计算的微积分结果完全相同。当时间单位为1,t0
时刻速度v0为零,t1时刻速度为v时,此期间的动能为E
= FL = maa= m [(v1-v0)/2] = mvv/2 = mv2 /2。这个公式在初中、高中和大学物理教科书中都反复讲过。物质在恒力作用截止后,即以速度v做匀速惯性运动。其动能为多少呢。似乎任何当代物理力学数学教科书中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但数理发展史中没有忽略这个问题。早17世纪,著名德国学者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了匀速运动物质的动能为 E
= mv2
并称之为 法力。莱布尼茨公式 E = mv2 中的速度v
若等于光速 c 时,就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转换公式:E
= mc² 形式完全相同,物理学意义也完全相同。含义是物质以多大速度运动,就具有多大的动能。莱布尼茨早于爱因斯坦2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动能公式。爱因斯坦无论对这个公式有多少解释和附会意义,都适用于对莱布尼茨公式的解释。莱布尼茨和爱因斯坦同为德国人,爱因斯坦或许可以说没见过莱布尼茨本人,但千万别说没见过莱布尼茨的动能公式!这个公式可是连百度都收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