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的庙宇与中国人的信仰
(2011-05-22 16:13:51)
标签:
台湾澎湖旅游 |
分类: 台湾纪行 |
澎湖岛上的常住居民不多,才七八万,不过大大小小的庙宇有300余处之多。早就听说佛教在台湾如何兴盛,这次到澎湖算是大开眼界。
澎湖人民崇拜妈祖,非常虔诚。这个很好理解,以前出海打渔的居民,出海前都会祈求妈祖的庇佑,福建、广东一带的渔民也都有此类信仰。http://s11/middle/4ef4695fta3d8f3ac664a&690
澎湖最有名的庙宇非天后宫莫属,供奉的就是妈祖。据资料介绍,此庙已有300多年历史。康熙年间,施琅率水师攻打台湾,将战功归于妈祖的庇佑。天后宫坐北朝南,由前殿、正殿、清风阁组成。前殿有一联:澎海静波澜咸赖慈航普济,湖山增景色快瞻古庙重新。http://s14/middle/4ef4695fta3d8f5cc13fd&690
在澎湖逛庙宇,最大的感受便是这种信仰深入到居民的生活当中,大大小小的庙宇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所有庙宇都是开放的,任人进出,不似在大陆,圈起来后收门票,成为一处创收的单位。
这些庙宇随处可见,或在路旁,或在民居中央,没有围墙,里面供奉的似乎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灵,而是一位可以依托的邻居。妈祖庙的旁边就是澎湖最热闹的中央街,酒肆林立。左边搭小棚的地方就是妈祖调的介绍牌,左边进去便是妈祖庙,全开放的。http://s13/middle/4ef4695fta3d8f62cddcc&690
烧香的人也随处可见,无论是300多年的天后宫,还是路旁一处简陋的观音庙,都可见香烟袅袅。http://s2/middle/4ef4695fta3d8f2dab131&690
http://s8/middle/4ef4695fte6679810eeb7&690
http://s13/middle/4ef4695fta3d8f393e39c&690
妈宫墙上的泥塑,应是关公单刀赴会。无论走至何处,中华文明的影响无远弗届。
http://s10/middle/4ef4695fta3d8f3e99d49&690
祖师庙。繁复而又灵巧的装饰是其特色。在北京呆久了,宫廷建筑见得多了,再来看澎湖的此类庙宇,马上感叹这是一块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北方的皇家寺院礼制坛庙,都有严格的规范,无论是重檐还是单檐、庑殿式还是歇山式、黄琉璃瓦还是绿琉璃瓦、蹲脊兽还五个还是九个、大门门钉是九排还是七排……无一不体现的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而越往南走,或是越往王朝的边缘走,这种等级便越发消融,或者说不如北方那样森严壁垒。你看这些屋脊上的装饰,活泼许多,早已不见皇家的威严气象。
http://s4/middle/4ef4695fta3d8f4300483&690
这是澎湖新修的孔庙,内部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一样的有大成门、大成殿,不过同样不如中原地区孔庙的庄严。此处孔庙与其他观音庙一样,开放式的庭院,没有围墙,旁边就是一家博物馆,走进来,非常亲切。
http://s8/middle/4ef4695fta3d8f4a727f7&690
http://s7/middle/4ef4695fta3d8f4e363f6&690
澎湖县的城隍庙。自古城隍庙与官署分管阴阳,有官署就有城隍庙。我走进去时,里面不知在举办一个什么仪式,吹唢呐的声音、旋律,与我老家乡下葬礼上吹唢呐的如出一辙。
http://s1/middle/4ef4695fta3d8f5117740&690
这是天后宫保存下来的门窗。缕空木雕,应算是清式民居的风格。这类木雕,曾在山西民居中大量见过。
三官殿。就在路边,旁边的小铁炉便是烧香处。澎湖此类庙宇甚多,似乎与警察局、交通局一样,成了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http://s9/middle/4ef4695fta3d8f6043218&690
一个才七八万人的小岛,各类庙宇祠堂多达300多处。随便搭个小棚就是观音阁,立个香炉即可烧香,从这里也可管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不论是海外孤岛,还是内陆高原,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子民,其信仰的务实与多元性非常明显,有哪方面的需要,就会创造出相应的神明。面对苦难的生活,一方面忍辱负重,同时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和祖先的庇佑。尽管中国神多庙多,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信仰,人们只为生活为生命而信仰。
不过佛教在台湾却极为盛行,浓浓的佛教文化随处可见,电视里还有专门的佛教频道。闲逛澎湖的庙宇,让人感叹在海峡这边,庙宇与信仰一起远离了生活。既不敬畏祖先、神灵,又无真正的宗教信仰,在唯利是图的环境中,原本是清静之地的寺庙自然就成了营利的景区。凡是去逛过大陆寺庙的,相信不收钱的占极少数。就连烧香拜佛也失去了半点虔诚,比如新年的第一柱香,寺庙都拿来拍卖,卖出上百万的天价,凡此种种,让人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