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意地骑行,真正的行者---记老梦

(2009-12-20 22:47:09)
标签:

骑行的北京老梦

箭扣

杂谈

分类: 灯下杂谈

诗意地骑行,真正的行者---记老梦

这几天在两个不同的场合下看到了同一首诗,“身上衣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首先是骑行的北京老梦在箭扣之下展示其骑行中国途中经过剑门时高声忘情地吟诵陆游此诗。

 

回来后,我翻阅最新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时,主编单之蔷在卷首语《怀旧盘山路》一文中重温了此诗,称“细雨骑驴”是古代诗人的典型形象。并感叹古人是过程游,体验游,而今人是到此一游式的目的游。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便捷的交通工具扼杀了诗意,旅行是直奔目的地,而忽视了过程。“古人的行路是真正与世界接触。古时行万里路的人非同小可,今日飞遍世界各地的人很多,但他们对世界所知甚少。”

 

我曾自诩为一个户外爱好者,甚至在新驴面前还以老驴自居,但这次站在老梦面前,才明白自己所谓的户外履历不过只是到此一游罢了。在户外活动中,我曾结识一位驴友,他的网名为“行者无”,我曾纳闷他为什么不叫“行者”?他说,他行走户外多年,发现真正的行者是极少极少的,绝大部分与游客无异。我想,老梦应该称得上是行者的。

 

行者的“行”,绝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行万里路,更是一种心态的神游。“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桥头送别时”,“行吟”二字很好地表达了二者的契合。不仅有身体的行走,还是精神的遨游。这是一种不在乎目的地的心灵的旅行。老梦最让我感动的正是这一点,他在博客中每到一地总以诗句开头,看得出他很享受这种诗意。

 

“细雨骑驴入剑门”,多富有诗意!在自驾车风驰电掣的时代,这种诗意已无迹可寻。但老梦却寻觅到了。我想他那自行车估计比骑驴也快不了多少,他在骑行经过剑门时,手持摄像机来了一段吟诗的自拍,“远游无处不销魂”!那股销魂的劲真让人羡慕,一切感悟尽在诗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老梦当时的万般感触我恐怕是无法真正理解了。但我想如果老梦是驾汽车途经剑门,断不会有这般感触。单之蔷说,公路等级越低,他的收获就越大。同样,速度越慢,那些鲜活的感触也越多。由此,单之蔷感慨古人才是真正的户外高手。

 

如今,行万里路的人少,心中有诗意的人更少。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老梦则是在“诗意地骑行”。从这点看来,老梦才是真正的行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