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2007-12-06 21:06:18)
标签:

旅行/见闻

内蒙古

贡宝拉格

草原

分类: 走遍中国

七月初去了一趟内蒙。尽管此前看过许多大草原的美丽照片,但当自己亲临其境,那份感悟与触动却非纸上所能得到。

 

我去的这个草原并不很有名,处于内蒙南端的太仆寺旗,名为贡宝拉格草原,意为深泉之地。论名头,其影响远不及呼伦贝尔、锡林郭勒。我去的这个季节也不是看草原的最佳时节。草原的黄金季节是在七月底八月初,那时正是草原最为繁盛之时。当我踏上这片草原时,草儿仍只是浅浅一层,远远望去仍是嫩绿一片。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同行二十余人,有的住蒙古包,我们几个则干脆在草原上支起帐篷,尽享露营之趣。白天的活动便是骑马、抓田鼠,别有一番野趣。尤其是骑马在草原上驰骋的那份记忆终身难忘,还真有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之感,可恨自己骑术不精,无法体验风驰电掣的高手境界。

 

不过,这次草原之行真正让我终身难忘的还是一人独自躺在小山顶上,“仰观宇宙之大”时的那份震撼。那天,我起得很早,大概6点钟的样子,同行者都还在蒙古包中酣睡,我从帐篷中钻出来,天已大亮,太阳也升起老高了。草原的黎明来得很早,大概4点时就天亮了。看到离早餐时间还早,我便独自在草原上漫步,慢慢地爬上了那座小山。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山不高,大约六七十米高的样子。但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则已称得上是制高点了。山顶有个敖包,据说以前是蒙古人求雨祭祀用的,现在则成了指路的标志。站在山顶上,视野所及,一览无余。刚好这天气也非常不错,加之早晨的阳光也够温和,微风一吹,只感觉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瓦蓝瓦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远处朝霞则连成一片,在晨光的穿透下,灿若云锦——也只有用这样俗套的词语来加以描绘了。面对美景,任何语言总是苍白无力的。站在山顶极目四望,脚下的嫩绿一直延伸至天边,如一张未经任何裁剪的地毯,是那样的均匀,有如一张宣纸刚从绿染缸中捞出来,没有任何勾勒的痕迹。不远处,羊群和马群都只顾埋头吃草,那份悠闲着实令人羡慕。此刻,“做牛做马”倒似乎不是一件受苦的事了。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我只觉得自己是如此轻松,不想工作、不想一切琐事,就一个人躺在大石头上看天,诸多感触也八面袭来。寄居京城的我,很久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蓝的天空,那是一种万分纯净的蓝,就像刚刚被水冲洗过,不带任何杂质。不仅蓝得出奇的纯净,也出奇的深邃。我躺在石板上,让自己直面整个蓝天。这样的蓝天总能激发你去想象那蓝天的深处是什么?不像京城的天空,总有一层废气挡住你的视线,同时也封闭了你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当我歪着头看到那湛蓝的天空与广袤的草原相接时,那种摄人心魄的画面似曾相识。哦,原来是以前看到过类似的一组照片,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拍到的,也是天地相接的壮观场面。可如今,我身处草原之巅,却也体会到了相似的震撼。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抬头是深邃、纯净的蓝,低头是广袤、无垠的绿,四周就这样简单,身处其间,涌上心头的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自己的渺小!我是何其渺小,与这大面积的、望不到边的蓝与绿相比,一个人置身其间,真如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

 

身处在这片简单的草原之上,我的心也随着简单起来。而当人变得简单之后,世事也跟着简单起来了。我们投身于城市之中,无非为名利二字。奔着世人所认为的那个“成功”的标准而努力。终日忙碌,如机器般按时运转,总觉得背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逼迫或引诱着我们如此忙碌,这股力量便是世人所竞相追逐的“成功”。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广袤的草原总能使人从浮躁、轻狂中暂时解脱出来。当我躺在这山头如上帝般审视平日的忙碌生活时,纷繁复杂的表相顿时也变得简单起来。实际上,人的许多欲望都不是必要的,而是外界激发出来的。正如私家车,作为代步的工具,也许并非必需,但当这社会视之为成功的象征时,人对车的追求也就被激发出来了。还如一套普通住宅,但开发商硬说那是什么尊贵豪宅,总之你一住进去,就能彰显你尊贵不凡的身份……人的攀比心理便自动激发出人的无穷欲望,而恰恰是这种欲望使人终日忙碌。而在这忙碌之中也相应地失去了认识自我的机会,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想真正严肃地思考过这些问题的人,生活应是简单的。

 

熊召政先生曾说,世人评价成功的标准便是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因而人便如速融咖啡似地融入社会。这个比喻相当贴切,一个人如速融咖啡般融入社会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自我。

 

一切复杂的生活都是人为的,而使生活变得日趋复杂的便是无穷的欲望。“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一句话道尽了人所有欲望的本质,那便是虚荣,一种高人一头后茫然四顾的炫耀感。其实,要判断某个欲望是否出自本意,那十分简单,即当在无人能知的情况下还要去实现的,即完全只是出于自身生活所必需的,这便是真实的欲望。而如果因为无人知晓而合该欲望失去意义时,这便是虚假的欲望,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欲望。如果一个人在晚上还穿着袍子溜跶,那说明他是真正喜欢这件袍子,而如果衣着光鲜只是为了在人前炫耀,那他喜欢的并非衣着,而是这件衣服带给他的满足感。事实上,常人追求的欲望绝大部分都属后者。看看多年后的那些同学聚会,把玩一下热烈参与以及漠然拒绝者的心态,看看真有几人能做到“衣锦夜行”的境界。

 

将那些虚假的、外界强加给人的欲望去掉后,实际上生活便变得非常简单了。当人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之时,他的生活便自然变得单纯,一如头顶这纯净的蓝天。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躺在这山顶,当直面眼前的湛蓝纯净的蓝天时,一些平日百思不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里的天空为何会如此的蓝?其实这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天本来就是这么蓝,就如现在这样。而我们平时在城里看不到蓝天,只是因为种种乌烟瘴气蒙蔽了天空而已。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等,将我们与蓝天隔绝开来。当我来到这简洁广袤的草原上时,当没有任何污染物时,蓝天自然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在我眼前。

 

我想,生活不也与这蓝天一样吗?生活本来也是非常简单的,只是人的种种欲望、观念将人心给蒙蔽,从而使生活变得复杂,正如工业污染掩盖了蓝天一样。想想人世间许多的规则、观念、习俗实际上都是很伪善的,有的只是为了使社会按大众的意愿更好地运转,而有的只是为了某部分人特殊利益。这些陈规陋习、无穷欲望都如工业污染、汽车尾气一般遮蔽人的心灵,使之看不清生活的本相。“作茧自缚”,这个比喻非常贴切,无止境的欲望便是厚厚的茧,让其失去自由。

     内蒙贡宝拉格草原之旅

谈到自由与快乐,我便想到小时候画画的事。那时有段时间临摹《三国演义》绣像几乎达到了成瘾的地步,就连中午放学回家后都要马上跑到房里拿起画笔开始临摹,从关羽到张飞,画得不亦乐乎。吃完中饭后还看着闹钟继续画,只要下午上课不迟到就行。画完后就贴到墙上,一个人细细欣赏,那种快乐至今依旧难忘。当时也未想到要画拿到老师同学那里炫耀,完全只是因为自己喜好,入了迷。现在我却很少体验到那种快乐了,因为心有挂碍,功利性的想法太多。看来,快乐与物质条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就是一种无功利性的专注,就这么简单,生活亦是如此。

               记07年7月内蒙之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