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互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公关……尚酷R杯赛事带来的,不仅仅是赛车引擎的轰鸣声,更是一次油门、轮胎和队员协作的考验。赛车中,一个最令人深刻的画面是,原本处于时刻紧张的比赛现场,却看到不同车队的车手,时不时的对面组员前圈数据,而埋头思考。

尚酷R杯在马拉西亚的分站赛,绝非常规赛事,而是采用的是与全球最著名和最艰苦的三大汽车赛事,相同的耐力赛模式。这不仅仅考验的是车手的驾驶技能,更是考验车手意志力、团队协作能力,甚至轮胎使用策略。
在这惊心动魄的12小时中,97号赛车张大胜/朱戴维/马西米利亚诺和80号赛车安德烈亚/张灵康/埃里克,在马来西亚雪邦F1赛道上相互死咬,轮流登上单圈第一的位置,而耐力赛的磨练也在于此,车手除了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忍受长时间驾驶带来的疲惫并保持时刻清醒以外,他们还需要调节、处理来自每一圈落伍之后的负面情绪,和面对下一圈未知情况的成熟心态。

策略、策略、策略,成为这场赛事最大的不同!由于是三个车手轮番驾驶同一辆赛车,与对手角逐,除了要具备高超的驾驶技能,合理分配组员的体力,更要队员时刻“盘算”出下一圈出场时,最佳的策略。在大众尚酷R杯马来西亚分站上,常会看到那些处于临战状态中的组员,不停的注视对方赛车习性,并分析对策。
笔者记得,虽然角逐赛车上,中国车队几次险些落后,但在这12小时之内,最终完成了好几次大逆转。那时的惊心动魄,此刻还记忆犹新。取得分赛冠军的中国车队,展示出了在国际性大赛中,娴熟的驾驶技能,和无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尚酷杯开始于1976年,2009年被引入到中国,2011年采用尚酷R赛车,并为中国车手,甚至世界车手构建出了一套完备的赛手成长体系。让中国车手参加到国际化的赛事,并与顶级车手交流赛车、竞技。

从赛事来看,尚酷R杯12小时耐力赛,不仅仅为国人提供了一场更具观赏性的比赛,更促进了国内车手与国际接轨的成长,甚至丰富了中国赛车文化。
而尚酷R杯12小时耐力赛,这种协作性极强的赛事,也为更多中国车手,提供了首次接触国际性车队运作模式的机会。不仅如此,这场赛事还是中国本土赛事首次在国际著名F1赛道(马来西亚雪邦赛道)举办12小时耐力赛。从文化到培养体系,再到赛事机会,尚酷R杯在中国的生根发展,见证着新一代车手的从认识房车到熟悉房车,并踏上冠军之路的过程。
倘若你迷恋那拥有特别轰鸣声、紧张刺激房车,想一睹国内顶级车手在赛道上轮番驾驶一辆赛车,同其他组对手在赛道上拼搏,那么你绝对不能错过,尚酷R杯12小时耐力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