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2020-01-12 21:37:55)
摄影:洪式亮   刘家广   文字:刘家广

南国文化艺术大学诗歌协会2019——2020度假年度第五次诗歌讲座,于1月7日上午9——11时在体育会馆教室举行。由诗歌协会会长孙朝成主讲《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讲课前,孙先生对摄影协会举办的第五次南国人摄影展中的三幅作品用诗歌的形式给与精彩点评。受到听众高度赞赏。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诗人讲哲理诗,本身就充满着哲理。先生用通俗易懂的生动语言诠释著名的哲理诗句,深深吸引着听众。深深地被先生的博学与口若悬河的表达能力所折服。本编一如既往为孙先生拍照。这次向雯雯要来先生的电子讲稿,直接摘录其中章节来用,省了我打字的时间。但是本编在这里温馨提示各位诗友,一般文人未发表的文稿是不轻易给人传阅的。先生的这个讲稿是去年3月份在北京写成的,能够给大家讲授,并且允许让大家这样阅读,虽然是片段,也足见先生对大家的厚爱。对摄影作品的点评,直接用先生的手稿。在此向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每场必到的粉丝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在中国传统诗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理趣始终是诗人追求的风格。理趣是诗人对自然、社会、历史、生活、事业、理想的深度思考,通过具体意象的深度开掘而得出诗意解读与阐述,往往能产生异乎寻常的精神震撼与鼓舞。在传统诗的经典作品中,理趣与情趣、意趣、风趣、志趣携手而行,成为中国诗人理性思考的形象化表现方式。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警奋之意,每次读了都能引人深思。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达观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动。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其对人生的思考,充满禅意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揭示,十分深刻。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于谦的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其气节宣示,震撼历史。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诗,如果从1916年算起,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点数现代诗中哲理风格作品,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哲理诗是与现代诗(当时称白话诗)同时诞生的,而且从一诞生便显示出了鲜明的中国式的思考与风格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其思辨色彩,十分鲜明。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块土地》),其震撼力穿越时空,展示了诗人独有的深刻的大情大爱。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孙先生对大诗人艾青十分推崇。他对马华先生说:艾青是你们浙江金华人,有机会我去金华拜访艾青先生故居,一定请你当向导。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哲理诗是诗人诗性的思维与信仰联袂打造的崇高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课间,孙先生赠书给诗友。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八旬老人来听课,可见诗歌和诗人的魅力。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三岁孩童也来听课,长大后也要像爷爷一样,出口成诗。小七,诗歌协会的人都认识你,你爷爷给你写了多少诗?不计其数吧?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洪先生,我远距离为您拍的这幅照片自以为不错。我做不了的事委托您做,十分感谢。合作愉快!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哲理诗是诗人巧妙的文字与灵魂诠释的真理

像艾青写道:“庆祝胜利的烟火是美好的/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光的赞歌》)”,细细思考还真的是如此,诗人说出了人们想说而又没能说出的话。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汪国真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热爱生活》)”,其鼓舞力量推动了很多年轻人走向成功。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洪海写道:“不是每一块石头都会瘦成砂子/那需要生活的磨砺(《做一粒有骨头的砂子》)”,提醒人们对未来做好精神准备。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哲理诗是诗人的进取与坚守诞生的理念

像艾青写道:“斗争是苦难的产儿/反抗培育了勇敢(《大上海》)”,诗人经过苦难与奋斗得到的认知是不容动摇的。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汪国真在另一首诗中还写道:“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我不期望回报》)”,言之凿凿,令人信服。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哲理诗是诗人飞扬的灵感与梦想拥抱的美丽

像李瑛写道:“懂得它们/才懂得生命的美丽/和美丽的艰辛(《根》)”,诗句扬起生命的信念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涂雯雯写道:“从泥泞到艳阳/你用不屈的身影/告诉我,与其在/风雨中逃避/不如与雷电/一起飞翔(《生命是一场漫长的行走》)”,自由的向往,具有感人的力量。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巴彦布写道:“四十年来一杯酒/一杯干下四十年(《中国人之呼号》)”,何其豪迈。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哲理诗是诗人用会心的微笑与心血浇灌的思维的果实

像艾青写道:“生命以加法标志成长/又以减法迫近死亡(《无题》)”,细思之,真的如此。逼迫人们珍惜时间,丰富人生。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孙朝成写道:“承受打击/才会振动发声/人生也是如此/精彩,在起伏中写成(《钢琴》)”,给人以启迪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涂雯雯写道:“向内看的人醒着/向外看的人梦着/远处是风景/近处是人生(《远处是风景,近处是人生》)”,生活中难得有这样的清醒。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哲理诗是诗人用理性的观察与思考并以诗意的语言作出的善意提醒

像艾青写道:“为什么谎话也有市场/因为轻信的人太多(《无题》)”,提醒中充溢着善意的爱。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汪国真写道:“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许诺》)”,振聋发聩的一问,或许会惊醒梦中人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雁翼写道:“借来的火/烧不热心灵的冬天( 《商人悟语》)提醒人们将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苗得雨写道:“酒掺多了水/比水还难喝(《掺》)”,内中对丑恶社会现象的抨击,让人记忆。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哲理诗是诗人用勇敢的正义与良心托起的震撼

像田间写道:“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这是奴隶(《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诗句如雷,震撼民族的心灵。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韩瀚写道:“你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使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重量》)”,一首短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起的轰动和震撼,警醒与沉思,如大潮澎湃,冲洗人们的思考。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像孙朝成写道:“你用你的死/留下一个震撼/将军的战场/不见得都有硝烟(《李兆麟墓》)”,反思中的结论,让人沉思。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中国现代哲理诗的赏析与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