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商隐最令人绝望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2021-09-29 10:07:50)
标签:

李商隐

杜牧

《无题》

刘晨

阮肇

分类: 鉴赏
李商隐最令人绝望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唐代诗坛,高手云集,每个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李白的标签是浪漫,杜甫的标签是沉郁,白居易的标签是通俗易懂,王维的标签是空灵,李贺的标签是奇绝,而到了李商隐身上,却被挂上了一个“情圣”之名。

李商隐的情诗是唐诗一绝,从“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用一首首绝美情诗,向世人证明了个道理:感情经历不丰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

李商隐一生的感情经历并不丰富,但他的多情终究和诸多风流才子不同。当杜牧流连花丛,写下“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时,寄居在外的李商隐却给妻子写下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最令人绝望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李商隐的另一首绝美情诗,诗名《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这是李商隐最绝望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组《无题》,共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有人说是诗人思念情人的情诗,有人说是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更有人说是写给亡故妻子王氏的悼亡诗,还有人说是通过爱情来寄托诗人与令狐绹的关系,也有人说是抒发君臣际会无期的慨叹。可以说,这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最难索解的诗篇之一。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男子对远在天边爱人的思念,当男人相思起来,也是刻骨铭心的。哪怕不知其背后的深意,我们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李商隐爱情诗那典丽的语言,往复的结构和灼热的感情。

李商隐最令人绝望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诗的一、二句“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这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你曾说要来相会,结果却是一句空话;自从分别之后,你就不见了踪影。我思念着你啊,夜不成寐,但见窗外朦胧的月光斜照高楼,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五更钟声。天快亮了,主人公又度过了一个寂寞清冷、相思难耐的不眠之夜。


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诗的三、四句“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日思夜想,终于相见,不过是在梦中。然而就是这虚幻的相聚,也充满了痛苦。主人公梦到两人远别,自己不胜悲伤地啼哭起来,他拼命呼喊,却叫不出声来。醒来后,喉咙哽塞,泪痕犹在。相爱的人最盼长守,最怕别离。这样的梦,正反映了远别所造成的深刻的心灵伤痛,也更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梦犹如此,人何以堪!主人公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不假思索地走到案前,奋笔疾书,要把自己的思念与孤苦写成信,告诉她!写完之后回头再看,才发现墨迹是这样的轻淡,原来自己心急情切,连墨都还没有磨浓。墨虽淡,情深浓,区区纸墨又怎能诉尽满腹相思!这样的细节描写,完全符合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很富生活实感。


出句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诗的五、六两句“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黯淡余光半照着用金线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蜡照”,即烛光。“半笼”,即半掩。“金翡翠”,一说是睡觉时用来遮挡烛光的绣有金丝翡翠鸟的灯罩。“麝熏”,古代用雄麝的分泌物制成香料,用来熏被帐衣物。这里指麝香的芬芳气味。“度”,透过的意思。“绣芙蓉”,指绣有芙蓉花图案的被褥或帷帐。


这两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是实境与幻觉的交融,很富象征暗示色彩。“金翡翠”、“绣芙蓉”,本来就是往昔美好爱情生活的象征,在朦胧的烛光照映下,更笼罩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色彩。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物融成一片,恍惚中几疑梦境是真实的存在,甚至还仿佛可以闻到飘散在被褥上的余香,日夜思念的人真的来过?这自然只是一刹那间产生的幻觉。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室空人杳的寂寥和怅惘,往事不可复寻的感慨。

最后两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两句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蓬莱的遥远。而我心中的你呵,更在那与蓬山相隔万千重的地方!“刘郎”和“蓬山”,表面上是指汉武帝刘彻派人去蓬莱求仙的故事,实际上是用刘义庆《幽明录》中刘晨遇仙的典故。

东汉的刘晨和阮肇到天台山采药,后来迷了路,遇见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与她们共同生活了半年之后返回家乡,发现自己的`子孙都已经历七世了,这才知道自己遇上了仙女,等到再回天台山找她们时,早已不见踪影。李商隐以刘郎自比,暗示自己与心上人本来就存在阻隔,相会无期,现在会合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诗人用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山遇到仙女的典故,将自己比作遍寻佳人的刘郎,但是蓬山路远,更何况自己的爱人离蓬山还有一万重,诗人用夸张的数量词道尽心中之苦,可谓出神入化。至此全诗落笔,可谓名句凄美,成了《唐诗三百首》中最令人绝望的情诗。李商隐最令人绝望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据说,这首诗传到了宋代,有一位名叫宋祁的才子,与一位过路的宫女一见钟情,回到家里万般想念便写下了首《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在词的最后一句中,他写道:“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将李商隐的“更隔蓬山一万重”改成了“几万重”,其情更痛,其意更深。

后来,这首词被宋仁宗知道后,仁宗爱不释手,亲自为他找到了当日的宫女,成全了二人的好姻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