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组:成年中期(35—60)身心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

(2007-12-02 14:19:31)
标签:

教育杂谈

     成年中期(35—60)身心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

                                                      作者:第二小组

摘要:成年中期:因处在“上养老、下抚小”的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家庭生活负担相对较重。特别是子女就学时期,被称作是家庭生命旅途中的“爬坡阶段”。面对生活,工作.子女升学等方面的压力,人们往往会失去信心,身体也会亮起“红灯”.在成年中期,对于失败的恐惧和成功的渴望,会变得格外强烈;对于自己过去的成就与未来发展的潜能,也会进行一番省思与检视。人容易失去创生感,失去积极性.因此,解决创生与停滞的矛盾,使个体获得创生避免停滞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不是只有青少年才需要家庭的关怀与温暖,成年人也是如此,他们是真正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并在一直做贡献的人,家应是他们温暖的港湾,使他们在忙碌一天之后可以放松自己疲惫的心灵,让行驶了一天的船在这里靠岸。

 

关键词:身心发展 家庭教育

 

 

 

 

 

成年中期所面临的问题

成年中期:因处在“上养老、下抚小”的“三明治”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一 成年中期大体的家庭变化[1]

1 空巢家庭  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都要从家庭独立出去。

2 “三明治”一代,上有老下有小,人上最艰难的时候。

3 最后成为主父母  感觉自己老了很多,对自己以后老年生活开始担心,有了对死亡的恐惧。

二 成年中期的生活特点

1 帮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幸福的人

2履行自己作为社会一员,一个公民的责任

3让自己的事业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

4接受与适成年中期生理的一些变化

5赡养年老的双亲

三 成年中期所遇到问题[2]

1 体力和精神都在逐渐走下坡路

2工作岗位和家庭中的责任加重

3工作上的不如意丧失信心和希望

4 孩子的自立导致家庭状况的变化

5对自己老年以后的生活感到担心

6照顾老人

这些都是都导致中年危机的主要因素。各种压力导致精神危机,使这一时期的人们换上“班厌倦症,回家厌倦征,微笑忧郁症。”

成年中期(35-60)的生理发展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中期期是一个人事业的发展顶峰期,在此期间,孩子逐渐长大,父母渐近老迈,各种家庭生活上的问题接踵而来,而他们,成为这个时期的最主要的承担者。

迫于生活上和事业上的严峻压力,处于成年中期的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伴随着这样的情况,他们的生理上也逐渐显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来。

成年中期是大部分人意识到身体内部逐渐变化的时期,而这些变化标志着衰老的开始,一些慢性疾病很可能降临到头上!

其中,处于这个时期的成年人最明显的莫过于在此期间的更年期,进入更年期后他们的心理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受刺激后易发生较大的心理障碍。有资料表明,在更年期出现的精神异常病人中,有2/3的人在发病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此外,有不少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喜欢安静,不愿运动,焦虑、忧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成为这个时期主要症状。[3]

对大多数40岁到60岁的人来说,年轻时良好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复存在,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整体身体状况变差等过大的压力,更是对以上的情况雪上加霜。压力有以下两点影响:(1)直接生理影响(血压升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激素活动增多。2.导致危险行为(酗酒吸毒 开车飙车)[4]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忙慢病的发病情况:(1)糖尿病 50岁—60岁(2)高血压 40岁-60岁(3)关节炎 40岁以后。由于慢性疾病的出现,成年中期个体死亡率高于此前的任何一个生命阶段,不过死亡依然是一个概率很小的事件。只有百分之三在40岁到50岁之间死亡,百分之八在50岁到60岁之间死亡。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随时对你的长期和短期健康状况做出改善,并把很多衰老的早期症状消灭在萌芽中。[5]据估计,30岁以后,每5年热量的日需量将减少50卡。比如,40岁时你每天需要的热量比30岁时少100卡,50岁时就比30岁时少200卡。随着新陈代谢水平的下降,要注意那些高密度、低营养食品的摄入量,比如许多甜食、油酥皮点心、糖果和动物性脂肪,并保持足够的运动量。[6]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谈什么都是空谈。这一时期的人们整天都在事业奔波,很少注意自己的身体,更和谈运动啊!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请注意一下自己身体吧!

 

成年中期(35-60)心理发展特点

人到中年中期,社会心理发展方面趋于平稳和相对成熟,如果他们顺利成功地渡过前一个阶段,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盲点和隐影的一面。他们不仅继续努力,还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以往未曾注意的潜力,现在有了新发现。总之,这一时期的人不再允许自己用上一阶段的态度和伎俩来面对自己和他人、家庭、事业和信仰。这时期是回顾过去和评估得失的时刻。中期成年人的信心已经不如以前,甚至对自己有不少的怀疑。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的经验丰富了,目光深远了,同时体能不如以前,理想似乎很是遥远。自己所拥有的不足为人道,别人所有的却羡慕不止,开始再度对自己问:“我是谁?什么是我的目标?又如何能达成?”要想走出失去信心和自我怀疑的陷阱,中期的成年人当修正理想以符合内心的需求和体能与精力。在这时期,“真我”的表达要比扮演“角色”更为重要。此外,脱下假面具,发挥新潜能,此其时也。他们当有“尽力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智慧。在社会生活方面,确立了社会信念和价值观,能对周围世界树立比较完整的看法和正确的态度,并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较为稳固的关系,在我认识方面,通过实践,亦能比较正确的评价自己在社会中所体现的价值。他们正经历着由社会的后备力量变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由社会团体的一般参与者变为转向担任重要的职务。此外,他们还要同时成为上一代的继承者与依托和下一代的榜样,还要随职务的变化转向另一种职业的角色。,还要进一步改变人际关系,还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陶冶情操。完善自己!人到中年,并不能因为“平稳”或“成熟”而使其发展与变化随之消失,社会在发展,科技无时无刻都在进步,啃老本,不求变化,不求发展,就相当于后退。你必须去跟年轻人竞争,机会不会光顾弱者。可以想象一下,这一时期的人们有多大的压力!成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不是只有青少年才需要家庭的关怀与温暖,成年人也是如此,他们是真正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并在一直做贡献的人,家应是他们温暖的港湾,使他们在忙碌一天之后可以放松自己疲惫的心灵,让行驶了一天的船在这里靠岸。让他们的身心在这个港湾得到彻底的休息!

 

成年中期的家庭教育

家庭身心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就是家长要掌握身心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如何实施家庭身心健康教育的技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第一、家长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共同的规律和特点,并且有后一阶段的不同表现和不同需求,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发展规律,既不要超越阶段、超之过急,也不要一味等待,坐失良机。第二、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差异,应尊重孩子。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按照相等的速度发展的,也不是千篇一律按照同一方式进行的。因此,家长应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好对孩子的目标期望值和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第三、家长要了解家庭身心健康教育的要求和实施方法。作为家长,要明确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和任务:一是创造条件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而充分的发展;二是要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身心问题,并懂得如何有效地进行处理,帮助孩子克服身心问题。

处于35--60岁的中年人正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代沟”。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与现在是有很大的差异的,青年一代的所作所为他们很不理解,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很不符合条理,于是便加以干涉,他们的孩子正处于最叛逆的时期,于是便产生了家庭矛盾。

有些家长对此无可奈何,认为他们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其实不然。在明确了解家庭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之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了解家庭身心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作为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给孩子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主要是端正孩子的人生态度,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追求,从小学会做人。

其二: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和品德心理。使孩子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小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调节与控制挫折与磨砺的关系。逐步引导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冷静分析,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压力和不良情绪。同时,要指导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通过心理咨询,来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树立自信心,并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三: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自我气质的了解和完善,活泼开朗性格的塑造,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等。

其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在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力争优异成绩的同时,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有关复习与遗忘的规律,培养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形成合适的动机水平。

其五: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使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通过孩子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辅导与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技巧,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其六: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尤其是注重对孩子青春期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如青春期性知识的掌握,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交往,自尊与互相尊重的教育等。

家庭身心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应该说,在孩子发展的任何阶段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家长都应该积极关注并正确引导,而不应该对学校有依赖和应付心理。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与教师的素质。父母、教师的素质,其实就是“前素质教育”。这种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一个人从他(她)做了父亲或母亲起,就需要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这些观念、方法、能力,就构成了父母的教育素质。,教育子女也是一门学问,并非学历高就一定是好父母。相反,有的父母大字不识几个,却教育出了优秀的子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可以看出,教育子女的水平与学历并不完全成正比。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命题:高学历的家长未必是高水平的家长。只有那些具备家长教育素质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父母。

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2.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

3.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

4.要与孩子多沟通;

5.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核心;

6.孩子也有失败的权利;

7.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爱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8.经常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9.真诚接受孩子的朋友;

10.在家庭中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

11.让孩子学习一些消费常识;

12.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13.在生活中多给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日]深堀元文图解心理学 126—130

[2][日]深堀元文图解心理学 126—130

[3] http://www.39.net/woman/jkjr/nxxl/gnqzhz/bltl/7512.html

[4][美]罗伯特.菲尔德曼 苏捷译 《发展心理学》第四版 384 —389

[5] [美]罗伯特.菲尔德曼 苏捷译 《发展心理学》第四版 384 —389

[6] 《食物圣经》[英]朱迪思·威尔斯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附  录 :

成年中期所面临的问题   (陆岩电信062   吴若霜发展061)

成年中期生理发展特点   (陆岩电信062   侯亚楠葡工061)

成年中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李丹信管062   李  彪食品061  万明食品062)

 

成年中期的家庭教育     (李婷婷环境063 李  琳土资061)

论文整理 修改 排版      (陆岩电信06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