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组: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

(2007-12-02 14:17:44)
标签:

教育杂谈

 

                   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

作者:罗菲菲  方宇婷 张曦中 张莹莹

中文摘要:成年初期是1835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人们逐渐走向成熟,开始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广泛和深刻.在教育方面一般已经脱离了父母,更多的是自我提醒与教育,在社会中的经历中成长.感情方面大部分接触到了爱情并组建家庭,开始学会承担责任.这一时期,人们第一次独自走向社会,会碰到种种问题与困难,在处理的过程中可能在困难中迷失自我,也可能在失败中磨练意志,是人生中形成某些品质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独立  延缓偿付期  人生价值

 

(一)成年初期的基本问题

1.成年初期的年龄规定;

成年初期是从18到35岁的时期.包括我们大学期间到建立家庭的阶段.

2.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也称为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而人们普遍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积极获得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这一概念和理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心理学领域。并且研究对象已经从青少年向成人延伸。近来的研究者越来越重视自我同一性中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强调自我建构的同一性概念,将同一性视为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对当前自我、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未来希望六个层面,统而合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使个体对“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的问题不再有仿徨迷失之感。这是因为青年期面对的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个人到了青年期,生理上的成熟总是破坏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同时因为社会的冲突和要求变得困扰和混乱。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

实现自我的同一: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他们将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真实情况以及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他们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他们也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等。在这种不断认识和探索中,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3.成年初期的十项发展课题;

美国生涯辅导学者G.Egan给我们列出了成年初期的十项任务可以作为参考:

1)变得更具备能力;

2)达到自主;

3)发展并实践自己的价值观;

4)形成自我认定;

5)将“性”纳入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6)结交朋友并发展亲密关系;

7)爱与许诺;

8)从事初步的工作与生涯选择;

9)成为好公民;

10)学习并善用休闲时间。

 

4.成年初期在人生中的意义;

1. 第二次诞生

人到了这个时期,就能自觉得按社会规范评价自己,并在这种评价中产生情感和道德体验.更理智的认识自己,从而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确定追求的人生价值,并照着这个目标而努力.这时,自我在自己的心目中地位空前加强了,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自觉地﹑不可抑制地产生了.它是以鲜明地社会人形式出现的,因此把它成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

这个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它决定着人生今后道路的方向,对性格特点,人格塑造,心理各项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可能为人生的辉煌一步步打下基础,也可能一步步跌进深渊.

 

2.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

经过第二次诞生以后的人,特别需求别人对他的理解和尊重,其自我中心的意识增强,这种意识可以以健康的形式出现,这就是合理地自信,自尊和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合理追求,也可以以畸形的形式出现,这就是自大,自私,嫉妒,贪婪和残忍……

 

(二)成年初期的认知特点

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发展:青少年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他们的自尊感基本上来自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当进入中学这个较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一.  依恋关系的变化     

⑴ 独立意识的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忘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反抗行为。他们要摆脱家长和其他成人的监护,摆脱由这些成年人规定的各种形式的束缚。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因此,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    

 ﹙2﹚伙伴关系密切 :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在伙伴关系中,同伴之间对共同问题的讨论及反面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术。  

  3﹚认知改变青春期由于形成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他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即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1.成年初期个体的重要思维方式;

进入成年初期以后,经过进一步的正规或非正规的学习,个体已基本掌握了本民族的文化系统及社会道德系统,对社会的基本要求已能适应,但此时又面临社会生活的新挑战,所以成年初期在学习、掌握知识方面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以更好地发挥潜能去解决各种问题,承担和履行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以期对社会达到新的适应,最终取得自我的发展。同时,成年初期还要把社会文化传递给他人,而且在传递和运用社会文化的过程中,个体又在不断地创造新事物,这样就使得他们的思维特点不同于青少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逻辑思维特点,而是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这个时期个体的重要

思维方式。
(一)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
n William Perry 对大学生思维特点进行研究,发现转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二元论阶段

2.相对性阶段

3.约定性阶段

结果表明,成年初期的个体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为主过渡的思维形式。
 (二)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
    1.创造性思维成果具有首创性、发现性和突破性。
    2.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创造性思维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时期,处于一生中创造性思维表现的最佳年龄区。

 

2.成年初期智力表现的一般特点;

对成年期个体来说,在获取知识的有效性方面相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没有更大的发展,但成年人的智力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对知识的应用上,这个特点从成年初期便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正由于知识的获得及应用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了良好的有机结合,才使得成年初期个体智力结构中的主要素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仍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三)成年初期自我的形成

1.艾里克森:青年期的发展课题;

1. 对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因性成熟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

2. 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

3. 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并走向独立;

4. 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

5. 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

6. 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社会实践;

8. 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

9. 完成学业并选择适当的职业;

10. 成熟感的获得及自我实现。

 

2.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心理学上把成年初期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这是因为开始步入成年初期的个体,虽然已经而且有能力承担诸多社会责任和义务,但他们在做出某种决断的时候往往进入一种“暂停”局面,以尽可能地满足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春期的发展课题。换句话讲,成年初期有意无意地会用拖延给自己合法地理由去逃避责任。

因为这个时期对一个人的一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初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艾里克森在他人生八阶段学说中说:成人初期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所以在这一个时期中人们要确定自己的自我同一性。

3.成年初期自我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这一时期,人们对受到的教育都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会面对很多大大小小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往往是脱离父母的自己决定,不断的自主选择,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而且也是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成年初期出现问题﹙大学时期﹚

1是前瞻性的时间观与混淆的时间观。

大学生对时间的认同是自我认同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有的大学生没有认识到时间的改变的不可挽回,他们必须与时俱进;有的为了避开成长的压力,希望时间过去,面临的困境也随之而去;有的希望时间停滞不前,依旧沉浸在少年时代中,不去主动承担责任,拒绝成长,造成不成熟的自我认同。

2是自我肯定或自我怀疑。

大学生从多维度看待自己,如对自己的天赋、智力、身体、心理与发展的认知,对成功与挫折的认知,都在很大程度上确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有的大学生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外表的看法,有的则对一切抱漠不关心的态度,一个自我认同的人能够有效地统合自我与他人的信息,达到自我同一性。

3.是预期职业成就与无所事事。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预期是学业的重要归宿,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确立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对大学生重要的是坚持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确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许多有才能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毅力而无所建树;也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荒废了学业。

4.是性别角色认同与两性混淆。

大学生应当对社会规范的性别角色及其责任有所认同,接受自己完全是个男性或女性而有适当的性别表现。另外,与同性或异性相处都感到自在,否则易陷入两性危机中。

5.是服从与领导的认同。

大学生既要发展自己作为团体领导者的能力,又要学会与适应作为团体成员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当作为领导时,能够适当地运用权力;而当作为成员时,不盲目服从而又能归属于团队。

6.是价值观形成。

大学生真正开始选择人生,思考人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及生活理念,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是自我同一性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同一性最为重要的任务。成年初期是人生观的出现﹑形成和稳固时期.

 

(五)成年初期的恋爱、婚姻

这时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这时,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巩固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之感。

艾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这个阶段是发展具有爱的能力和会工作的人。一个人对自己有确定的同一感才敢与他人建立爱情关系。具有坚定的自我意识的人,才能与他建立起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意味着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具有牺牲精神,牺牲精神需要很大的自我确定感,对自己不敢确定的人是没有能力给与他人爱或感情的。

如果在这个阶段中,个人具有了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那他就会形成爱的品质“爱是一种抑制不同机能遗传性的对立而永远相互献身”。

结语

谁不期盼着旅途中做一个休憩呢?成长的烦恼太多,安静的椅子太少,路上行人的身影又太匆匆。

看看自己看看别人,彼此就都延缓得很心安理得。只是在这段延缓偿付期内,个体并不是真的无所事事,我们学习并实践着各种角色,形成了各种本领和技能,武装出承受责任义务的坚强心理。所以我们忙着游山玩水?忙着花天酒地?忙着跳槽见工?忙着恋爱失恋?忙住装嫩扮青春?还好,35岁是个还算宽容的年龄。我们可以在不算太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自己的规劝:别懒了,出发吧。

想想,这真是段美好的年龄。拖着青春期的尾巴,找寻着成年的方向。可以犯错,可以认错;可以逃跑,可以回头;可以爱恋,可以遗忘。虽然内心不时会有少少地愧疚,但总可以安慰自己:延缓偿付,终归不是不付,而且,终归不是缓期执行。最后突然想起《无间道2》中的一句话:出来混的,早晚都要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