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时代
(2012-12-03 08:38:33)
标签:
老学士思想哲学文化杂谈 |
分类: 哲学 |
1、
2、
3、
4、
5、
6、
7、【老学士曰】
8、
9、
10、【老学士曰】思维的逻辑也是自然的规律。
11、一些思想家拒不接受世界是合理的观点,指出哲学必须说明实在中不合理的因素。-----【老学士曰】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不是最恰当的表述。是否合理是从人的立场来看的,发展中的事物没有尽善尽美的,不可能是完全合理的。世界是合理的是说现存的世界是世界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的阶段,现在的世界只能是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从人的立场来看现在的世界当然有不合理的方面,改变这些不合理的方面使世界趋于完善同时人类自身也得以逐步完善。现在的世界既合理又不合理,但这个世界的存在是必然的。所以,最恰当的表述是:凡是存在的都是必然的。
12、【老学士曰】对于人类不了解的事物的认识来说,人类可以根据直觉提出假设。
13、赫尔巴特断言,凡是矛盾的就不能是实在,从而恢复了往昔逻辑的矛盾律在哲学中原有的光荣地位。实在只能被看做是一绝对自相一致的体系。------【老学士曰】在逻辑上矛盾的东西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此矛盾非彼矛盾,他混淆了逻辑的矛盾和辩证法的矛盾。
14、灵魂是简单、绝对、没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实物,它不能有心理学家所说的各种机能或能力。灵魂是一种简单的实体,其中除去自我保全以外,没有别的活动。一切灵魂在本质上相似,灵魂及其发展中的差别起因于外部条件,例如,身体构造。灵魂原来没有能力或认知能力;也没有观念、感情和冲动;它对自己一无所知。灵魂维护自己而抵制另一实物时,乃产生感觉;感觉是自我保全机能的表现。-------【老学士曰】在这一点上,赫尔巴特与我的看法有类似处。灵魂的构造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就是位置的不同。位置的不同决定了这个灵魂的运行轨迹或者命运。自我就是灵魂对自身位置的确认。未与肉体结合的灵魂,正如《红楼梦》里说的:恰似荡悠悠三更梦,是一种若有若无的自我。
15、没有自由意志,心灵中的一切都遵循固定的规律,心理过程能够用数学方法予以确定。-----【老学士曰】从根本和绝对的意义上确实如此,没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感觉。等到心理的过程能够用数学方法予以确定时,心理学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科学。
16、叔本华获得声誉较晚,但是在他一生中最后几年这种声誉使他感到愉快。-----【老学士曰】一个痛苦的大器晚成者。怪不得他具有与我类似的人生观、生活观。
17、对一个思维着的人来说,没有停止的时间。
18、我的意志使自己客观化为肉体。-----【老学士曰】不是我的意志,是自然的意志,且自我只是寓居于肉体,二者只是暂时的结合,而不是同一的。
19、所有现象都证明自然界里有类似人类意志的力的作用。------【老学士曰】把意志看做力是一个天才的观点。
20、个人可以生成和消逝,而意志却永远向前推进。-----【老学士曰】叔本华把意志等同于灵魂,而在我看来意志只是肉体的功能。
21、叔本华指出同情或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基础或标准。------【老学士曰】这和孟子的看法类似。
22、人的经验上的特性是完全被决定的,但是悔恨的事实提示意志是自由的。-----【老学士曰】我必然悔恨我所悔恨的,该悔恨的时候我不能不悔恨。我是否悔恨不由自己决定,我能够悔恨的这套机能是大自然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