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凌晨6时起“嫦娥一号”所用火箭加注燃料

(2007-10-23 07:18:22)
标签:

军事/谈兵

嫦娥一号

天天军事

 

    10月2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嫦娥一号”卫星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中国国防科工委当晚在北京宣布,“嫦娥一号”卫星将于24日至26日择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选发射窗口为24日18时左右。 中新社发

昨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该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程静介绍,“嫦娥一号”已完成最后检查测试,进入燃料加注发射阶段。从今天凌晨6点开始,将一直向火箭加注燃料,补充添加到点火前4分钟。

   “嫦娥”进入加注发射阶段

  据程静介绍,今天6时,“嫦娥”发射进入加注发射阶段,开始为火箭加注常规燃料,这个程序也称为“-36小时程序”,是发射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从上午10点开始,加注低温液态燃料液氧,1个半小时后,开始加注液氢。 “低温加注的要求非常高,只要加注了低温燃料,就意味着进入了不可逆程序。因为低温燃料对仪器损坏很大,一般加注后都不会再撤回,因为加注后30到35分钟如果不发射,燃料就不能用了。” “这个程序相当的危险,一粒米大小的液氢掉在地上产生的热量足以造成爆炸。”程静说,无关人员必须远离发射塔架。由于是低温加注,火箭和燃料管道的接头部位会结霜,工作人员必须不停地用惰性气体吹接头,防止结霜结冰。

  程静说,所有燃料加注完成后,火箭加上“嫦娥一号”卫星的总重是260多吨,其中燃料的重量是40多吨,火箭设计的推力是300吨。

                 最近人员躲在60米外山洞

  程静介绍,点火前15分钟,最后一批塔架勤务人员将步行离开火箭,一共有10多人。他们分别前往两处躲避,一处是距离发射塔架60米的山洞,再就是直线距离200米外曾用过的地下指挥所。

  程静说,这批人不能离发射架太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他们要最先赶回现场,在最短时间赶到,以控制和解决问题。

                 1400秒后能判断发射成败

  据介绍,火箭直线上升8-11秒后,便开始向东南方向变向。飞行120秒后,火箭一、二级分离,飞行200秒后,火箭二、三级分离,同时抛开裹在卫星外面的整流罩。飞行1400秒后,星箭分离。此时,地面仪器接收到卫星的各项参数正常,表示火箭发射成功。

                   精确计算确定发射窗口

  “嫦娥一号”发射的最佳时间是24日下午18:05左右,被称为发射的“零窗口”时间。“这个时间是轨道专家精确计算得出的。”程静解释称,“轨道专家要根据地球、月球公转的姿态,确定卫星变轨后姿态最好的一个时间点、还要计算什么时间点卫星在太阳阴影下的时间最短,越短就越节省能量。在这些考虑下,轨道专家要综合算出一个时间,再扣除卫星飞行的时间,就是最佳的发射时间点。”有时会给出一个时间区间,也就是发射窗口。

  程静说,距“零窗口”时间越近,成功率越高,燃料成本也低。此外,如果24日确定的时间天气突然出问题,按测量,25日、26日都有发射窗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