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谈兵朝鲜韩国天天军事 |
每当我结结巴巴的中文辞不达意的时候,我就问周围有没有人讲朝鲜语,而这样的人马上就可以找到。事实上,延边在官方上是朝鲜族自治州。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批朝鲜人迁移到这个地区,到1949年,他们在这个边陲之地构成少数民族。如今朝鲜族人口已达两百万,因此一些朝鲜民族主义者甚至把中国的这部分称为“第三朝鲜”。事实上,每个少数民族都会获得类似的一些自治地位。
一方面,这个地区的朝鲜族人保留了他们的语言。另一方面,他们似乎仍然十分忠于北京。走在延边的中心延吉市,朝鲜语处处可闻。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老年人使用这种语言,年轻人也常常使用。
按照法律的规定,所有商店和政府机构都使用双语标识,而且按照规定,朝鲜语文本的字号不应该小于对应的汉语文本的。这种民族风味甚至变成一个旅游吸引点。狗肉餐馆到处都是,而且不像在韩国那样躲躲闪闪,它们公开宣传自己。身穿朝鲜服装的妇女形象是当地广告的另一个特色。这种民族特色的推广似乎既是瞄准韩国人,也是瞄准来自中国其他地方的游客。这是令人瞩目的,直到最近,当地朝鲜人还压倒性地把孩子送到朝鲜语学校。在高中毕业后,年轻的朝鲜族人可以到当地大学继续学业,他们在入学考试方面可以获得优惠待遇,这是中国式的“平权措施”。
一位朝鲜族商人尽管对中国现行制度并不满意,但他仍然承认这里几乎没有(对朝鲜族的)歧视,“他们会任命一些汉族官员管理政府,但基本上,我不认为这里的朝鲜人因为他们种族而导致晋升或生意受影响。”有时候,作为少数民族还很有好处——如果来自少数民族,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大学。
然而,最近几年,该地区的情况发生变化。朝鲜族人开始改用汉语(更精确地说,汉语越来越被孩子们视为母语),朝鲜语学校面临重大危机。数据表明,2000年入读朝鲜语学校的儿童人数仅为1996年水平的45.2%。与我交谈的年轻人在朝鲜语沟通方面常常有明显的问题,他们一有可能就宁可改用汉语。在家里,他们仍用朝鲜语与老人交谈,但汉语是自然的选择。
简言之,同化作用开始了,而且可能是不可阻挡的。朝鲜族人离开他们的村子,到城市里和汉人一起工作。他们常常通婚,而且汉语变成他们后代的唯一语言。无论喜欢与否,“第三朝鲜”的日子似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