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怡园(下)

(2025-01-20 09:57:08)
标签:

苏州怡园

旅游

图片

杂谈

分类: 行走四方
         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它可欣赏的元素很多,江南园林之美在此园中都能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你身处何处,你往前看,不会被任何建筑元素给阻挡眼前的景致,墙有透窗,门有形态,窗有花格,你的视线穿过它们,美景就在眼前,不堵视线。而且一步一景,转个身又是一景,你会看不够,有时也会参不透当初园主是怎么设计成这样的。逛苏州园林会上瘾,我就是,去了一次没看够,接二连三地去,走了一园又一园,无论大小都有它的精妙之处。
      如今的城市人居住在高楼大厦中,虽然有的已将窗户全开放,家装饰的富丽堂皇,但当你在屋里待得时间长一点依然会生厌。因为你的视线所及之处是堵着的,看不远,景致没有变幻。虽然能看到天空,但见不到四季大地的景致变化,特别是那些植物的四季变幻在你的眼里不得见,你只有走出家门才能感受到。
       正因为如此,我的阳台和飘窗上放置了许多盆栽,我不求它们多么名贵,也不论它们开不开花,只要它们有生机,有绿意就好。我在家待得闷了,就去侍候一下它们,亲近一下土壤和植物,心情也就平静和不烦燥了,这样的日子才是可过的下去的。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锄月轩为全园主厅,鸳鸯厅式,厅北取自杜甫“疏树空云色,茵陈春藕香”诗句,得名藕香榭,又名荷花厅,盛夏可自平台赏荷观鱼,室内陈列黄杨、楠木树根桌椅,一半天然,一半人工;窗棂外形优美,造型与构图极具特色,窗大而外中美景极易映入眼帘。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复廊怡园分东、西两部分,复廊位于东西两部分之间。复廊上有十二方漏窗,图案各不相同,两面可相互借景,设计奇巧。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坡仙琴馆室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坡仙琴馆”,悬吴云手书额并加跋,旧藏宋代苏东坡“玉涧流泉琴”,并图东坡小像(现无),故名。西即“石听琴室”,昔顾文彬得翁方纲手书“石听琴室”旧额,加跋悬于宅内。室外庭院中有湖石如伛偻老人作俯首听琴状。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1919年仲秋,怡园园主为弘扬琴文化,与琴家叶璋伯、吴浸阳、吴兰荪等人,特邀上海、扬州、重庆、湖南等地琴人30余人,相聚怡园举行琴会,会后,李子昭作《怡园琴会图》长卷,吴昌硕作《怡园琴会记》长题以志其盛。顾麟士在《怡园琴会图》上题诗纪念,有“月明夜静当无事,来听玉涧流泉琴”之句,一时传为佳话。 整个活动在中国近代琴学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自此,“怡园琴会”便成为琴友相聚的固定活动。1935年,琴家在怡园雅集,为大兴琴学,弘扬交流,琴家倡议成立“今虞琴社”。 然而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怡园琴会渐渐消声哑音。顾鹤逸病逝后,园渐衰落。日伪时期,破坏尤甚,园中古玩字画被劫掠一空。40年代,怡园百戏杂陈,成为游乐场所,有“苏州大世界” 之称。1949年9月,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第九团团部一度驻此。1950年《新苏州报》社设此。1953年12月,顾鹤逸之子顾公硕等将怡园献给国家。驻用单位迁出,市政府拨款维修后开放游览。1992年,享誉国内外古琴界的著名古琴家、吴门琴派的代表人物吴兆基,著名古琴家徐中伟、叶名佩,及吴门琴社琴友十余人欣然应邀,再续怡园琴会,绝响多年的古琴声又在怡园回响,延绵至今。
主要景点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苏州怡园(下)

拍摄时间:2024年12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