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缀青
缀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977
  • 关注人气:5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怡园(中)

(2025-01-19 08:00:38)
标签:

苏州怡园

旅游

图片

杂谈

分类: 行走四方
     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看点多,故图不少,我又不舍得删除,只有分上、中、下三篇发了,我发博文不为其他,只是留作自己将来出不了门时翻看之用,故图片多可让自己在再翻阅时能想起当初去时看到的景物。

以下文字介绍摘自百度:
       怡园占地不大,但能吸取各园之长,巧置山水,自成一格。园布局以复廊为界隔东西两部,东部以建筑为主,庭院中置湖石、植花木,西部水池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建筑。在造园艺术上,怡园能博采诸园景物,如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船拟拙政园。布局自然,亭榭廊舫小巧雅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堪称园中精品。西部,以拙政中园为蓝本,北掘地为池,池南——鸳鸯厅(藕鱼榭及锄月轩)为园中主体建筑。西北部叠石参照环秀山庄,狮安邱壑、磴道奇曲、洞窟 诡异。建筑有“碧梧栖凤馆”、“画舫斋”、 “面壁亭”、“小沧浪”、“螺髻亭”、诸人文景观,特别是嵌入长廊墙体的书条石书法艺术被称作“怡园法贴”。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玉延亭
此处原有一片竹林,取“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诗意而名。“万竿戛玉”即风吹竹林摇摆而发出玉石响声。亭中镶有董其昌草书石刻:“静坐参众妙,法谭适我情”。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亭南临绿波涟漪的荷花池,取《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句意得名。亭为六角形,仅在朝北的一面设壁,上开六角形漏窗。立于亭中可纵览全园景色。亭东北立有三块造型独特的太湖石,为怡园镇园之宝。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拜石轩(又名:岁寒草庐)——为怡园东园主要建筑,宋米芾爱石成癖,见怪石即拜,故称为“米颠拜石”,此轩北面庭院多奇石,故名“拜石轩”。轩南面天井遍植松柏、冬青、方竹、山茶,皆经冬不凋,凌寒独茂,故又称“岁寒草庐”。方竹为怡园特色之一,今在拜石轩内可听苏州评弹及古曲演奏,也是怡园特色之一。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画舫斋(又称松籁阁),此斋作画舫形,为旱船,船头部分深入水池,斋前水面虽小,却有画舫泊于船坞的意趣,
故名。旧时斋北为一片松林,绿溪种樱桃、紫薇、石榴、梅杏之树,花开四时不绝,落英 缤纷,松荫满径,为园中最幽处,曲园先生摘司空表圣句作匾额:“碧涧之曲,古松之阴”。楼阁上听松涛声最宜,故又称“松籁阁”。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书条石
怡园廊壁上嵌有历代书法家王羲之、怀素、米芾等书法的刻石101块,称为“怡园法帖”。集中分布处为西部“画舫斋”南侧长廊上。单单“玉枕”兰亭、东林五君子书册两件,就是罕见的珍藏。其中的《兰亭集序》刻石是“玉枕”兰亭。相传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已在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唐太宗李世民殉葬。宋时贾似道得到与真迹无二的用纸蒙在墨迹上的摹本,由工匠花一年半时间精心镌刻在玉枕上,保存了王羲之真迹。此刻石就是据宋拓本钩摹复刻,十分珍贵。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面壁亭
传说达摩折苇渡江,止嵩山少林寺,面壁悟道。此亭面对石壁,壁置明镜,使人面壁对镜,故名 。
苏州怡园(中)

怡园分东、西两部分,复廊位于东西两部分之间。复廊上有十二方漏窗,图案各不相同,两面可相互借景,设计奇巧。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苏州怡园(中)

拍摄时间:2024年12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