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里的小步舞曲

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厌倦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每到一个我中意的地方总愿意放慢脚步,甚至是住下来,用一种品读的方式扫视我周围的一切,尽量去发现细节,角落也不放过,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然这会费时费力,也许还费钱(但时间上的优势给了我这种可能),我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玩法。我和妻都不太支持跟团旅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由出行,像一个“背包客”那样,在天地间行走,天高地厚,荡气回肠,哈,说说而已呗(很多情况下还是要跟团滴)。自己出行,不光可以避开旅游团无休无止的购物,还可以别出心裁地规划自己的行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行事。
这次去凤凰古城我们特意安排住下,一天不够,两天!这么一个有内涵的古城走马观花怎么行?有说北“平遥”,南“凤凰”,还有一个再加上“丽江”中国三大古城的说法,我觉的都有道理,但你心目中的那个古城不能靠别人的说词,去过,品过才知道。
凤凰两日,因该说是两夜吧也许更贴切,玩的开心,玩的心跳,玩的我睡不着觉,回来后我诌了一首七绝:
二水穿门老巷幽,
夜观灯火日观楼;
春雷夜入边城梦,
水漫桥头雨打舟。
一众元素,都是景观,一副画,在我的脑海了。我先解释一下哈,老巷,指回龙阁老街,青石铺道,很窄,走向与外面的沱江平行,街的左右都是商铺,你可以啥都不买,但这是古城深度游时不可或缺的一景,下过雨后的雨巷就更有感觉。门,古城的东门、西门和北门,南门已毁,现正在重建中。二水,就是指古城北面沱江和东南面的澜溪河,把凤凰的东、西、北门用水串了起来,水面上有雪、雾、风、虹、雨等多座桥梁;夜观灯火,凤凰的夜景是最迷人、最具特色,也是来凤凰必看的,夜幕四合,灯火齐明,如银河落地,仙界下凡,让你动情,让你流泪;观楼,就是看沱江两岸的充满苗情的吊脚楼了;住下的第一晚就赶上雨,夜里雷声大作,雨哗哗地下,断断续续一直下到次日天黑。河水立马涨了一大截,势头也大了,漫到了桥头,著名的跳岩也被水淹了。这里的雨此时不算太大,但很细,很持久,像雾,久弥不散,四下都是水,汤汤淼淼,迷迷濛濛。边城,就是凤凰,也是借用沈从文老先生的书名。
在这首诗里,我尽量把凤凰古城的众多元素整合在一起,描绘出一个有古巷、桥、吊脚楼、灯光、以及半夜听到的流水声、雨声、雷声交织在一起的烟雨凤凰。这首诗从字面说记录了我在凤凰的所见所闻,但我自己读出的可能是更深层次、更有温度的东西。
这是澜溪河,没有沱江宽,但水流更快。
南华大桥下
北城拱门,下台阶就是北城码头。著名的跳岩就在这里。
一直很纳罕,雨天一样在凉被单?后来明白,借着雨停的间隙,赶紧空空水、过过风,等水空的差不多再拿去烘干。烘干的设备更像个笼子,中间坐一个火盆,把要烤的被单围在上面,在火的烘烤下,湿气被最大程度的被驱赶出来。
雪桥
北门码头,跳岩被水淹没了。只有那个木板桥还可以通行,其实通行的意义被大大淡化。
在虹桥附近的沱江边钓鱼的人,那份闲情让路过的游人大为羡慕。
路过一座民居,门口立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参观”(要知道古城里绝大多数都是要门票滴,而且不便宜,比如沈从文故居,门票40元/人)。我们就进去了,当厅就是这块照壁,很古雅,主人在,见我们照相,非常配合地退出镜头,还帮我们照了合影。其实“免费参观”仅是一种招徕,主人的真实目的是推销书,一系列与古城人文有关的书,比如有写黄永玉的,我翻了翻,印刷还可以,价格也不贵,就是厚了点,我拿起又放下。主人卖书并不强求,但是一直伴你左右,虽有问必答非常友善,但我还是有点压迫感,毕竟没买书,是叨扰了人家,没有久留。在楼上楼下参观时,见屋中陈设文雅古朴,想主人必是文人雅客,深有敬慕之心。
路边的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