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凰古城到梵净山(上)
标签:
旅游 |
2021年4月12日我和妻踏上了期望已久的湘西之旅。这是疫情之后的第一次出行。
4月初除云南瑞丽传来疫情的消息之外,全国大部已基本解除严苛的限客措施,出门只须一副口罩、一张身份证基本上可以搞定。考虑到五一将至,为避开解禁后汹涌的旅游大潮,我们决定此时出行(打个时间差),打一个“短、平、快”。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这时南方的天气还不是太热,也不是太冷,雨即便下也不会很大,我们则可以轻装简行,出入有时,有条不紊。我们这次出行只去两个地方:一个是湘西的凤凰古城,还有一个就是黔东名山-梵净山,两地相距不远(120公里),按妻的话说:都在一趟线上。放弃了包括芙蓉镇、青岩古镇在内的很多其它想去的的地方,也放弃了飞机和高铁,而是选择了绿皮火车。我和妻都有些火车情结,尤其对绿皮火车,情有独钟,只要有卧铺,我俩都可以“浑然入梦”,绿皮火车在我的童年印象中代表了“远方”,于妻也是。其实最重要的一点,真是羞于启齿:省钱!哈哈。相对而言,时间是我们一个巨大的优势,我们不必疲于奔命,我们可以从容揣度我们的行程,做到安之若素,劳逸结合,张弛有致。妻的口号是:吃好,玩好,休息好。吃好,就是要吃遍网红、吃出风味;玩好,就是要尽量把景点大小玩遍,玩透;休息好,就是睡觉要睡到自然醒,保持慢节奏,优雅出行。行程安排是妻事先做好的,包括网上订票(火车票、梵净山门票、摆渡车票、缆车票)、预订住宿等,汽车票也是,每到一个地方妻下车后不出站就先买好下一站要去的地方的车票,做到胸中有数,时刻把握行程的主动权。为了这次出行,妻还密切关注过一个多星期两地的天气情况。后来总结,我们穿了最适宜的衣服,带了最适用、适量的随身物品(包括食物、雨具),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最豪华的旅游团,我嘛,便是这个团的唯一成员,而妻就是负责我全部行程的专职导游,尽职尽责,让我一路无忧,高歌猛进。
我们的计划是这样:坐火车先到湖南的吉首,再到凤凰,住2夜,之后入黔,直接住在梵净山脚下,住1夜(曾考虑住在江口,但江口离景区尚有个把小时的车程,不方便)。次日前往玉屏火车站(老),乘坐经停火车直接返京,加上来去火车2夜共计6天5夜(周一出发,周六回到北京)。火车来回均是中、下铺。
12日中午1点22我们坐火车(北京西-吉首K267)从北京西站出发,于13日下午3点15到达湖南重镇吉首,再转乘中巴到达凤凰城外的凤凰汽车客运总站,再转乘城内公交车抵达沱江东岸一个叫“豹子湾”的地方,从这个地方过桥,住在回龙阁路65号客栈,客栈临江,(连排)吊脚楼,与我们下公交车的地方几乎隔江相望。
13-15日,我们在凤凰小住两日。15日早上9点我们乘坐每天只有一班的从凤凰开往梵净山的客车,去完成我们上一次“黔往”没有完成的旅程。
对凤凰古城的向往已非几年而论,而是向往已久,中间的“门票风波”,宰客传闻,水火之殇,都曾迟滞过我们亲近的脚步,所以那年我们毅然选择了另一个傍水而生的古镇-贵州镇远,我和妻都是古镇爱好者,尤其是那种青石铺路,黛瓦出檐的那种,再有一条碧水相伴......镇远满足了我们所有的感官要求,可镇远的美丽依然没有打消我们对凤凰的想象,好在一切都已过去,我们终于来圆梦来了。
北京西站,k267,开车前的一瞥。
到达凤凰的第一眼。我们到达凤凰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多了,据说从昨夜开始就一直下雨,雨刚停,天开始黑下来了。

拖着行李箱走过这座桥,沿江向右(我分不出南北)寻找我们的住处。

水车,好像是西南地区的标配。在这里不止一处。

著名的万铭塔,住下才知道,那枝树杈就在我家的窗前,塔在我家的左前方,河的斜对面,妻说是10点方向。这成了我们寻找“家”的坐标。我只记得河水是从我家窗前从左向右流动,妻笑我说:没用。

在我家阳台(二楼)向右望去,风桥(凤凰的桥很多,即便是看着地图我依然也不能全叫对它们的名字)。楼层很低,游人从楼下经过,似乎触手可摸。

雨巷啊,这就是回龙阁路,巷子与外面的沱江平行,两边都是商铺、旅舍、饭馆,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那种感觉,特别有味道。好喜欢!


这小哥抱着一摞大碗在跑。

打烊的游船。其实一天到晚都有游船在江上飘荡,我还听到船夫唱山歌,煞是好听!

南华山入口

去找饭辙

夜晚的凤凰最美,目光所及之处必有灯光。

著名的虹桥









凤凰的夜景美得让人流泪,被雨水打湿的建筑在灯光下更加流光溢彩、玲珑剔透。沱江两岸的灯火是有管制的,但我不确定是几点熄灯。万铭塔灯光的颜色是会变的,有蓝色,有黄色。


又是一夜雨,到处湿漉漉的,偶然在这里小住,感觉还是蛮好的,雨不大,但很密集,鞋会湿的,但地面很干净,不会有泥。有那种塑料鞋套在卖,10元一副,套在鞋上,非常实用。

凤凰的西门,进去就是沈从文广场(原来叫凤凰广场)。

在西门外。妻的背影,与远处乌濛的笔架山好称。

细雨中沈从文广场(原叫凤凰广场),这里是四方游客的汇聚地点,尤其对旅游团队而言。这是一个给古城点睛的地方。

我向沈从文故居走去。前面一座白底黑字字碑,上有“凤凰城”三字,是朱镕基手书。朱镕基是湖南长沙人。

洞见沱江,经常见到女孩子身穿漂亮的民族服装(主要是苗服和汉服)到处游荡,其实大部是游客,衣服是租来的,按小时收费,官价是50元一小时,有个小姑娘偷偷告诉妻,“要会划价,30元也有的”

朱镕基手书

沱江边

很喜庆的江边


远处南华大桥和近处的雪桥,更近处的就是著名的“跳岩”咯。下过雨,水大,打消了很多人尝试一下的想法,包括我。


从南华大桥上的远眺。下面的桥叫“雪桥”,近年建的。姐姐9年前到过凤凰,还没有这桥,那时一眼看去只有远处的虹桥,这可是有照片为证的呦。



古城的城墙和门楼

香火还是很旺的


这是广场一侧的图书馆,“图书馆”三字出自沈从文的手笔。据说沈先生的字不是太好,但就这三字而言似乎自成一体。

城上的俯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