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梦语
几百米长的木栅栏圈围着这块占地近百亩的芳草地,横平竖直的人行小径穿插其间。石板路洁净如洗,青草像修剪得如士兵寸头般齐刷挺括。入口处一人高的立柱上挂着信箱般的木匣子,匣子顶端盛开着的鲜花枝蔓摇曳,匣子里面塞着任意拿取的塑料垃圾袋,匣子下方的温馨提示让我莞尔:“请尾随你的爱犬做好清洁。”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提醒入园遛狗的人拿好垃圾袋随时拾取爱犬的粪便。由于法律要求,美国人遛狗总是握着个垃圾袋以接应“大自然的召唤”,这里却连垃圾袋都替人备齐了,好一块被精心维护、定期打理的园地。鲜花、绿草、遛狗人,构成了一幅完美的阳春游园图。
不过,这里并不是公园,而是墓地,一个坐落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小镇里的无名墓地。这座毗邻镇中心、优美安宁的世外桃源,一地两用,即是小镇居民人生旅途中身心休憩的公园,也是他们生命终结的安息归所。除了冰天雪地的严冬,一年三季,遛狗散步的,扫墓祭祖的,诺大的墓园里总有三五人影彳亍其间。伴随着春日清风,夏季艳阳,以及秋天北美艳压群芳的红枫,这些零星散落的人影,没有摩肩接踵的拥挤和嘈杂纷扰的喧嚣,反倒为墓园增添了些许静谧寥落的动态美,驱走亡灵的忧伤,带来了一丝生命勃动的愉悦。今天,2012年5月28日,5月份最后的星期一,是美国每年例行的国殇日。和中国的清明节一样,到这里扫墓的人自然比平时多,安宁的墓地平添了些许世俗的人烟气。
墓园有公园的鲜花和绿草,公园却不具备墓园的历史和庄严。这块斑驳的石碑上墓主的名字依然清晰可见:哈里。阿拉德。破裂的石纹让我无法辨认他的生辰,但是他的殁年是1889年。死于一百多年前的阿拉德,墓前没有任何祭品,墓身裂痕重重,不知他家人的最后一次祭拜是在什么时候。墓前一朵盛放的野花,指甲盖般大小的花朵竟将撑托她的纤细花茎压弯了腰。微风吹过,粉红色的花颊便摇摆着娇怯地凑过去亲吻墓碑。有她陪伴,地下的阿拉德应该不会孤悲。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生于1842、卒于1912年的本杰明和大他三岁的妻子口莱琳达的墓碑,字迹仍然清晰可见: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生于1895年的史米斯娶了斯托特的妹妹玛丽,而斯托特也反娶了史米斯的妹妹,最后这两对夫妇,同时也是两对兄妹,葬在一起,罕见的四人碑: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墓园有而公园没有的,除了墓碑还有数不清的国旗。不管是现役还是退役,只要穿过国防绿,祭扫的家人都会在墓前骄傲地插上一面小国旗。生于1918年的黑鸟先生(对,我没写错,Blackbird是他的名字),在2008年去世,短短两行碑文似乎对摆放在他墓前的花圈和国旗做了最好的诠释:
二战时期海军陆战队士官,获总统颁发紫心勋章。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然而不是所有的士兵都像黑鸟那样幸运,能够迎来胜利安享九十高龄。小汤姆斯墓碑上的生卒年月告诉我他只活了26岁,墓碑上仅有的一行碑文还告诉我他于1944年6月倒在了法兰西的海滩上。无数文字描写、荧屏画面,山呼海啸、天崩地陷,都抵不上这块矮小无言的墓碑,带我瞬间穿越时光隧道,看到了血污漂泛的英吉利海峡,感受到被炮火灼热的诺曼底海滩沙粒。两个月的殊死搏杀,十二万小汤姆斯这样年轻士兵的生命,近代战争史上最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终于为反法西斯战役奏响了胜利的序曲。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两位韩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抗美援朝战役)老兵的墓碑,其中一位祭奠家人除了替他们献上国旗外,还不忘插上一幅纸蝶和小风车,让春天的阳光和微风也爱拂过每个地下的亡灵: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生于1922年、卒于1978年的罗伯特是个老兵,不仅参加过五十年代的韩战,而且参加过四十年代的二战。也就是说四十年代他和中国人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并肩作战抗击德日法西斯,五十年代又调转枪口和中国志愿军你死我活。什么叫军人不问政,以服从为天职?罗伯特墓碑上的从军生平告诉我政治无常,敌我难辨。与墓地同存的不仅是亡魂,而且是国史。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阵机器的轰鸣打断了我对几十年前战争的追忆,护墓大爷开着割草机又开始了每天的例行打扫。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看着这鸟语花香几近完美的墓地,我想不管罗伯特参加过二战还是韩战,也不管他是否是个好士兵,他肯定是个好人。阿拉德,黑鸟,小汤姆斯,还有这些埋葬于此的小镇居民,都是好人。因为好人死后上天堂,哪里去找比这更美的天堂呢?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 [驿道心语]这里是天堂(组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本博客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