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 之二] 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图)

(2008-09-08 03:02:45)
标签:

杂谈

旅游

美国

旅行

摄影

草根

温哥华

阿拉斯加

加拿大

分类: 大千世界

                          文/图:梦语(DT)  锐博首页推荐

 

到温哥华的观光客,一定会去维多利亚花园。去了维多利亚花园的观光客,一定会徜徉在花的缤纷,树的葱翠中,赞一声:“不虚此行”。

 

维多利亚花园,又名布特查(Butchart)花园,始建于上世纪初。当时美国西部大开发,急需大量水泥建材。工商业者罗伯特。布特查和他的妻子珍妮,于1902年在距温哥华不远的维多利亚岛上购买了130英亩(一英亩约为3亩)土地,不仅在此建造自家住宅,同时还就地开采石灰石,制造水泥。在这片既是厂区,又是家园的土地上,珍妮有规划地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由家宅近旁,延伸至厂区,最终约50英亩土地被奇花异木所覆盖。

 

1908年,这130英亩上的石灰石被开采殆尽,巨大的石灰窑停止了工作,成为丑陋的洼地裸露在田野上。珍妮雇佣了大量的人力,在洼地和裸露的石层上填植沃土,栽种各种花木,终于在1921年完成了这个巨大的填坑种花壮举,建成了一个美丽的洼谷花园,昔日的石灰窑烟囱仍留驻原址,成了一个高层观景台: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这个东东,乍一看,以为是一条翘着尾巴的狗,走近才发现是一簇苔藓植物: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除了洼谷花园,还有种植了成千上百种玫瑰的玫瑰园,绚丽的蝴蝶兰和绽放的玫瑰竞相争艳: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这是建有荷花喷水池的意大利花园。早在花园建造初期,附近民众纷纷慕名前来,不管认识与否,布特查夫妇都热情地敞开家园,欢迎参观,并以茶点招待。仅在1915年,就奉送了18000份茶点。现在每年有约一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在喷水池边的茶楼饮用下午茶: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这3米高,半米厚的院墙是真正的“绿色” 院墙,没有任何建材,完全由冬青树栽种而成: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布特查夫妇对东方园林也情有独钟: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这株紫玉兰是日式庭院中唯一带色植物:

[西游记 <wbr>之二] <wbr>姹紫嫣红维多利亚花园 <wbr>(图)

 

比较日式庭院和其它所有花园,不难看出,东西文化的不同,不仅存在于生活起居,行为处世,文学艺术方面,就是在花卉草木的侍弄上,也彰显无遗。西式园林缤纷夺目,花草张扬,以色取胜。东方设计则讲究静谧雅致,含而不露,贵在神韵。但不管是娇艳的玫瑰,还是糺结的古松;不管是喧闹的喷水池,还是幽咽的滴水竹;却都能相得益彰,比邻而居,这便是兼容并收,多元广思的博大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推荐:

[西游记之一] 天价西瓜处处中华(图)

[西游记 之三] 天上掉馅饼---阿拉斯加 (图)

[西游记 之四] 阿拉斯加热门景点 (图)

[海外生活] 全世界有多少人看了奥运开幕式

[海外生活]奥运奖牌含金量的PK

[海外生活]聊聊美国最佳大学排名榜

[海外生活] 海岛风情沙滩婚礼(图)

[光影故事]寂静的声音(图)

 

本园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为原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