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摄影旅游休闲品质时尚旅行图片驴友草根 |
分类: 大千世界 |
德里·七代朝都(2)
作者:应立国
挂羊头卖狗肉
刚在街头稳住点儿神儿,不知从哪儿窜出来个黑瘦子。一上来便抓住我的胳臂,不容分说,把我拖进了路边的一间办公室模样的地方。比划着墙上招贴的各种星级豪华的各式客房床位,上了发条似的介绍个没完没了。看那意思,就好像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亨们,前脚刚离开那儿似的。
看看照片下标出的价位,天花乱坠的单人房间,一晚只收取200卢比,倒也说的过去。付钱后,乘坐着中介机构派发的专用三轮儿,把我拉到了坐落于附近市场街的一处所谓的“丽奇旅馆”(Hotle Ricky Dx)。一进门儿就预感倒不妙,昏暗的过道儿,莫名其妙的气味,不敢恭维的破沙发,跟刚才在旅馆介绍所里获得的星级概念完全不符。既然已上了贼船,只好先住者看再说了。
呈上护照,验明正身后,伙计把我领上二楼的房间。搞不清为什么所住的所有印度旅馆都是双人床?上面的床单泛出可疑的渍迹图痕。一打开墙角的橱柜,滚落出大概是莫卧尔王朝留下来的毯子,还有一堆堆不明身份人穿剩的衣物。最不能容忍的是,待满身燎火的我,满心欢喜的赤条条地站在卫生间的花洒下,千思万念,千呼万唤,“为此唯大”,只等待着天下唯一的那一桩美事马上到来时。那该死的水龙头却是千拧万拧,任是把胳膊拧成了麻花儿也拧不出一滴水来。哀求湿婆来也没用,只好叫倒霉的店小二,从地下的厨房不断地拎水上楼,才算做是“先天下人浴而浴”了一回。
旅馆房间里唯一值得一提的“善举”,且能够有所作为的事是,待我使出冤鼓叫官的劲儿,乱捶之下,总算把角落里的那架古董电视敲打出来了现代影像。想不到印度人也精通,“挂羊头卖狗肉”的计俩。条件差倒无所谓,关键是无法释怀那种,因弱智而被人愚弄的感觉。心里犯嘀咕,无论如何得离开这家骗人的黑店。
神牛不敢惹
落脚的这一带,被称之为什么“月光市场”,听说还是新德里最大的商业区。宛如棋网的街面上全都是东凸西凹的小店小铺。其后面就是深不可测,升烟吹火的千万户百姓人家。街上除了不贩卖人口,相信什么都卖。晚上到底是否能看见月光?不曾知晓,白天却敢一百个肯定,是尘埃蔽日,恶气熏天,尘雾笼罩的朦胧世界。是潮水一般接踵而来,摩肩擦背的流民鲫客。他们之中,时常还会令你看到一幅最生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游动画面——神牛。
对于走南闯北的游客来说,印度最乍眼的文化景观是神多。不仅想像中的神多,而且活生生的神也多。除了神庙古堡中养尊处优的神猴以外,平日里最最常见的,便要算是目中无人的神牛啦。
它们都是些被虔诚的印度教信徒们,买去还愿而放生的牛。它们是至高无上的神,当然不需要什么主人。它们整天无所事事,居无定所,或成群结队,或独往独来,或卧华衢,或睡闹市。一句话,哪里有人去哪儿,哪里有吃的便走哪儿。闻果啖果,见菜吃菜,吃饱了便踌躇满志地当街流溺,遍地遗屎;无法无天,无人敢怨,岂止不敢怨,唯恐敬之不及。
牛,在印度之所以成为神,主要是因为它是主神湿婆的坐骑缘故。敬牛爱牛除了宗教上的考虑外,也出于现实生活中,人与它结下的深厚情缘。牛耕地,牛奶人,牛运输。牛粪可以取暖,牛尿可以解毒祛病。千百年来印度民间中早已形成“娘生我,牛养我”的广泛共识。试问牛不为神,何又为神?印度教徒们别说不吃牛肉,连牛皮制品也是不碰的。据说印度宪法专设条款保护神牛。伤害了牛,就等于伤害印度。来印度者,若不知此中的利害,乃大忌也!
自从以专吃牛肉为爽的,伊斯兰教势力侵入印度的第一天起,印度社会敬牛敬神和屠牛渎神的冰火矛盾,便无一日平息过,而且根本无法化解,成为人类和平相处的死结。不同教义下的教徒们,经常发生流血冲突,最终导致印度裂土,印巴分治,乃至今天毗邻的两个国家,各持核武,相互威胁。
地球上某一角落的人群,因对待牛的态度不同,发展至眼下的局面,竟然成为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生死存亡问题,可谓咄咄怪事。奉劝平日好来两口牛柳牛腩的美食家们,来印度旅游,务请自律,好自为之。以免神牛动怒,惹来血光之灾。
功夫到底不费苦心人,在神牛出没的地方,发现了一家名为“拉玛女神”(RAMA—KRISHNA)的客栈,价格不但便宜了一倍,屋中还多了一台水冷器。当即和新房东私通款曲,将虐待我的旧老板炒了鱿鱼。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