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耦园

(2019-05-17 15:09:04)
标签:

苏州耦园

黄石假山

载酒堂

山水间

吾爱亭

分类: 景点留影






春游耦园
    苏州耦园坐落在仓街小新桥巷深处,其地僻静,南面紧邻苏州古城墙相门段,北靠东园和娄门,2001年6月苏州耦园被列为全国重点单位。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补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园林)图为耦园入口处

春游耦园
       过小桥,拐入一条依水的小路,便可见到耦园的墙门(检票处)。如一直往前走,穿过可自由出入的西出口,前面就是仓街,大新桥巷和平江路。
春游耦园
   
 上图为耦园全景图,园子不大,占地面积0.8公顷,中央部分有明显的南北中轴线,从水码头开始,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整个住宅区带有明显的仕宦第宅的传统特点。在布局上,“以楼环园,以水环楼”;同时又暗合“偶”宇,东西花园相互对应。
西花园面积较小,以书斋为中心分隔成前后两个小院。书斋称“织帘老屋”南庭院叠湖石假山,与东花园黄石假山遥相呼应。书斋后面又有一院,隔山石、树木建藏书楼一座,是书房和庭院结合较好的例子。东花园为全园精华,以山池为中心,建筑环于四周,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是一组重檐的楼厅,在苏州各园中较为少见。东南角略突出,内辟小院三处,重楼复道,西与住宅相连,总称“城曲草堂”,中间设大厅三间,是旧时园主宴聚处,与“山水间”水阁南北对峙。楼前隔以平坂草皮,卵石地曲折延伸。正面为黄石假山,气势雄伟峻奇,体形浑厚,绝壁、蹬道、峡谷、悬崖等叠山手法自然逼真,石块大小相间,以横势为主,犹如黄石自然剥裂的纹理,可能是清初涉园遗物,是可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春游耦园
       第一进是门厅,厅内有一张木质屏风,正面有耦园简介。

春游耦园
        门厅和轿厅的之间是一座小院,院内植有两株玉兰,从小院回望,可以看到门厅门楼上的“平泉小隐”砖额。砖额的左右两边有“凤求凰”和“凤栖牡丹”两幅砖雕,分别寓意男主人沈秉成对夫人严咏华的追求和男女主人高贵的身份。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轿厅位于门厅北面,为中轴线第二进。为旧时客人落轿,等候主人会见之场所。面阔三间,面积约90平方米。硬山顶,纹头脊。明间南为6扇长窗,北置6扇屏门槅断,两次间南、北均为半窗,北窗后有小型蟹眼天井,供采光。厅内悬挂着“谐隐双山”匾额,两侧有抱柱联“逍遥于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是晚清的金石家邓石如撰写的。匾意取耦园女主人严永华《双山寓庐》诗句:“偕隐双山间,一廛差可托。”“偕隐”指夫妇双双隐居于此,与“耦园”主题相呼应。“双山”,指轿厅两侧的东花园、西花园的假山。抱联意思说,在喧闹的城市外逍遥,好像徜徉在山水之间。
春游耦园
      轿厅和三进之间的庭院栽有两棵金桂,和前面庭院的玉兰相呼应,是“金玉满堂”的意思。回望轿厅门楼,可以看见“厚德载福”砖额。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载酒堂为园中主厅,位于轿厅北第三进,这里原为主人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面积约150平方米。屋顶为哺鸡脊,一脊横贯,前后纵深尺度较深,超过厅宽,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前廊、中堂、后堂及通道四部分。载酒堂名系清李鸿裔取自“东园载酒西园醉”诗意。

堂前有石制台阶三级,台阶上即为前廊,上部梁架起卷,梁雕祥云、花卉图案,四根檐柱间饰回纹挂落,两边各有木制栏杆,花结雕饰山石和牡丹花图案,回廊东西两侧各有一小门,东侧门楣上有砖额“载酒”,西侧门楣上有砖额“问字”,出自沈秉成“卜邻恰喜平泉近,问字车常载酒迎”诗句。东侧小门可通往东花园。

 前廊长窗后即为中堂,面积约70平方米。中堂步柱前梁架起卷扁作,为船篷轩形制,后面作复式构架,梁架上雕刻祥云、花卉等图案,木结构均做仿古红漆。

厅内陈设为清式红木家具,摆放庄重严整,东西两壁墙上,各挂有红木镶嵌天然大理石挂屏两幅。

中堂后部正中为6扇屏门,两侧各有6扇长窗,以此为界,通入后堂。后堂面积约为30平方米,进深约3米,北面两侧均各有6扇半窗,窗外小型蟹眼天井,后堂东西两侧可通往东花园和西花园,往北通道可进入第四进楼厅。

载酒堂于50年代曾毁于火,现构为80年代按历史资料重建。

春游耦园

楼大厅位于载酒堂北面,为耦园中轴线四进的最后一进,坐北朝南,面阔5间,上下二层,东西两端有厢房,呈凹字形的三合院格局,是园主生活起居之所。两边分别和东西侧楼相通,往东可达东花园的补读旧书楼以及最东端的双照楼,西行沿楼便是西花园的藏书楼,因曲折凹型。整体连贯一气,俗称“走马楼”。走马楼原是徽派建筑特有的。主人原为安徽巡抚,自然受其影响,同时徽商自明中叶势力遍及全国各地,徽派文化成为一时的风尚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房基高出地平0.3米,楼檐高约7米,顶脊为哺龙脊,装饰等级高于载酒堂。主楼前有阶石两层,步上台阶为楼前回廊,廊顶部起一枝香轩,檐柱处月梁下饰斗拱,月梁上雕祥云花卉等图案。

春游耦园
          前楼底层设有“耦园书场”,放着桌椅条凳,台上置两把靠椅,一张小桌。听客席上放着点歌本,内容很丰富。游苏州园林,听苏州评弹。

春游耦园

     主楼前走廊西侧有门通往一处独立封闭院落,上有砖额“琐春”。院中一幢小楼,一个天井,十分幽静,走过曲折的过道和走廊,便就是耦园的西花园.

春游耦园
          西花园南面的湖石假山,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呈绵延起伏之势,银杏、枸骨,袋袋橼等老树己逾百岁,老树荫浓,葱翠入画,山下有洞壑相通,盘旋可通山顶,自然典雅,湖石延至东北鹤寿亭前,构成绵延不尽之势,东麓有斜廊屈曲,廊南房舍旧为书塾。北院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院西南角设湖石假山,点缀花木,散置湖石,牡丹花台亦用湖石叠置,与南园呼应,花时繁香艳态,秀色可餐。斋西与围墙相隔的小弄内,也点缀湖石。前后左右山石对织帘老屋形成群山环抱之势,颇有“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坐对青山读异书”的佳趣.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湖石假山南为小书房“纫兰室”,园主人取自《离骚》的“纫秋兰以为佩”,“纫”是佩带,佩带兰草,表示人格的高洁不俗。

春游耦园        西花园主厅为织帘老屋。为硬山顶,内部以屏门、隔扇和飞罩分为南北两半,为鸳鸯厅的形式。堂上有柱联:涧道余寒历冰雪;洞口经春长薜萝。是清代名臣左宗棠撰书。意思说,涧水边的小道经历冬日冰雪后还留有寒气;山洞口春天长满薜荔和藤萝。出句取自杜甫《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阳到林丘。”讲的是初春傍晚山丘水涧的景色;对句出自杜甫《即事》“洞口经春长薜萝”,描写幽静、冷寂的山野景色。

春游耦园
         室内梁上高悬“织帘老屋”匾额,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书。织帘,典出南朝故事。是说南齐吴兴人沈驎士家里十分贫困,他一面诵读诗书,一面编织竹帘,口手不停,还打柴汲水,并日而食。满腹经纶却终身不仕,被誉为笃学守节的典型。题额表明园主向往织帘劳动,躬耕读书的田园生活。堂上挂一幅《织帘图》,图旁有副对联:织帘高士传家法;卜筑平泉负令名。出句将沈秉成与南朝沈驎士隐居读书,不慕名利的高德联系起来,因出于同宗同姓,故以“家法”相传,旨在赞美园主的品行。对句直接称颂沈秉成修筑耦园的雅举,赞其在社会上留有美好的声誉                                             
春游耦园
      沿走廊一路西行。走廊对面有一只正方形的小亭。这座小亭就是鹤寿亭。
小亭之所以命名为“鹤寿亭”,据说跟沈秉成收藏的各种版本的“瘗鹤铭”拓片的不同有关,而沈秉成又自名老鹤,喜欢鹤遗世独立的品质。

春游耦园
      西花园最北端是一座“凵”字形藏书楼。藏书楼大门紧闭,楼前小院的铺地很有特色,有各色卵石和碎瓷拼砌成美丽的图案。
春游耦园
        院中有一口宋井,可惜井是圈非,井是宋井,井圈已不是原物,是从别处移来的。耦园中有很多对景,“东池西井”,这口井与东花园的受月池就构成一组遥遥相对的对景。
春游耦园
     穿过住宅区,来到耦园的东花园。东花园是以黄石假山为主、读书楼建筑为辅的泉石胜景,这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园中更是处处流露出双双归隐的情趣。从载酒堂东侧的小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这是住宅区与西花园之间的过渡和铺垫。这个小天井不同于住宅区的石板地,而是一处小景致。院中三座太湖石峰,分别是“浮玉”、“白业”、“古月”,一株百年古松,数株桂树,就有了些许诗情画意。峰石旁有一座石制花座,原是为了放置兰花而设。
春游耦园
    庭院的对面是沈氏书房。厅堂之前置有台阶,这种用太湖石砌类似云朵的台阶称为“平步青云石”。在登堂入室之前先“平步青云”,连走三阶也暗含“连升三级”的意思。堂上现置一条几,一靠椅。条几上放有笔架、砚台、纸簿等书写工具。轩内原挂有清代书法名家何绍基书写的对联:“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现为启功先生补书。此联是何绍基集南唐诗人伍乔《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诗句。意思说,酒熟月圆之时,在此饮酒赏月,凭栏水平如镜,池周花木,天空云月,尽收池中。清风徐来,微波涟漪,是何等的舒心惬意!

春游耦园
      匾额清丽秀雅,是中国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老人手题。题额取自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句。意思说,从小是没有适应世俗的气韵风度。园主沈秉成去官归里,寄情山水,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感。
  
春游耦园
     “无俗韵轩”东面有座半亭,亭内墙上嵌有砖雕匾联,匾额“枕波双隐”,对联: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此联为女主人严永华撰书。严永华(1836—1890)沈秉成继室,字少蓝,号不书生,出生桐乡,工诗、书、画闺房三绝,为晚清一代才女。著有《纫兰室诗钞》、《鲽砚庐诗钞》、《鲽砚庐联吟集》。联语说,耦园住着一对隐逸归田,情真意笃的好夫妻,使城边开出一方吟诗论文的净土。耦园负郭临流,闹中取静,是退隐佳处。沈秉成有“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诗句。严永华则有“小歇才辞貢歇浦,得官不到锦官城。旧家亭馆花先发,清梦池塘草自生”诗句。沈氏夫妇在耦园偕隐8年,诗歌唱和,伉俪情深。成为清代苏州城中一风韵雅事。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主、副两山间谷道宽仅一米余,两侧削壁如悬崖,深邃似谷,摩崖“邃谷”,深奥幽邃的峡谷。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
春游耦园
    听橹楼”和“魁星阁”,一楼一阁由阁道相连,恰似一对情侣佳偶,亦与耦园的“耦”字合意。听橹楼依围墙转角而建,与外面的内城河仅一墙之隔,船舫来往,欸乃!欸乃!橹声不断。贴合陆游《发丈亭》诗中“参差邻舫一时发,卧听满江柔橹声”诗意。严永华作有“橹声频欸乃,花气自清幽”诗句
春游耦园
      听橹楼下朝北有间静室,摆着一张卧榻,一套圆桌、圆凳,挂着一块“便静宦”匾.宧”,同“颐”,平和,颐养精神,“便静宧”即适宜静静地颐养精神之所。
春游耦园

    假山东有受月池。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间,形成以山水为主体的优美景区,为耦园之精华所在.
春游耦园
     “山水间”水阁为卷棚歇山式,北半部凌驾于水上,三面临空,给人以溪流不尽之感。在阁中凭槛北望,黄石假山矗立于池西,满目浓翠,一虹卧波,能饱餐山水间情趣,在山水间醉饮,就有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逸兴。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水阁内置明代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双面透雕松、竹、梅,构图浑厚,精美绝伦,规制之大为苏州众园之冠,图案内涵更深化了“佳偶”的内涵。
春游耦园
        “岁寒三友”挂落,曾在拙政园里也见到过,似比这里的小一些。
春游耦园
      沿筠廊前行至吾爱亭。亭名取自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诗意,诗云:“众鸟欣所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反映了省净冲淡的艺术风格和卓然高标、别树一帜的生活情趣。园主藉以写志。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倚筠廊有卷棚歇山顶暖亭,临水面山宜赏月,题为“望月”。岚气盈盈之时,夫妇乘风望月,听月色袅袅,多么惬意!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双照楼”下为书房还砚斋,俞樾篆书题匾,款识曰:“东甫先生(名炳震)为吾郡老辈,生平致力于经学、史学、小学,实为干嘉学派导其先河,莫年所用一砚,久已失之,今为其元孙仲复廉访所得,因以名斋。”额含念祖之意。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还砚斋的楼上是双照楼,是城曲草堂建筑群的最东端。三面临窗,视野开阔,据说可观赏日月双照。双照楼是历来苏州文人雅集的地方。但未能上楼,无从一见好风景。
春游耦园           城曲草堂为东园主体建筑——面阔近40米的一组重檐楼阁,坐北朝南,下有三间厅堂,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总称“城曲草堂”,为昔日园主宴客的地方,体形宠大,装修精美,周以游廊。
春游耦园
      堂内悬清干嘉四大书法家之一梁同书所写“城曲草堂”匾,取自唐李贺《石城晓》“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诗意,像牛郎织女般过男耕女织的生活,亦切双隐,也寄寓了园主夫妇不羡慕锦衣玉食、华堂高屋的贵族生活,而甘愿过城边“草堂白屋”清苦日子的意趣。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城曲草堂”西侧有幢小楼名“储香馆”。该馆前临庭院,院中遍植丛桂,每至中秋桂花飘香,满室芬芳,故名。储香馆边有一条通道,从这里出去就是游船码头,馆后有天井,植有山茶、南天竺,环境十分优雅香馆原为沈家子孙读书处,在桂香之中读书,隐含勉励子孙勤奋学业,争取蟾宫折桂
春游耦园
    过草堂西“储香馆”为“樨廊”,廊外伴植木林。此廊南与“藤花舫”、“无俗韵轩”相连,尔后曲折延伸,过月洞门及半亭,直至园东南隅之楼阁,使全园建筑散而不断,呵成一气
春游耦园
     储香馆前有幢船形建筑,名“藤花舫”。因苏州是座水城,大凡园林均建有旱船。藤花舫其实是座面东而立的小轩,全部建在陆地,屋呈舫形,实为旱舫。藤花舫南面植有紫藤,花木扶疏,藤萝蔓挂,并可见假山秀峰。坐在室内外望,有舫行于山溪之感。

春游耦园

春游耦园
                       出耦园往西穿过仓街,沿河的是大新桥巷。
春游耦园
                                        几分钟后我们已在平江路步行街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